今年以来,市卫生局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坚持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在深入排查整改“四风”问题的基础上,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本着先急后缓的原则,集中开展了五个方面的专项整治,着力构建为民服务长效机制,努力满足群众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为进一步整顿医疗秩序,维护群众健康权益,市卫生局联合市公安局、市人口计生委等部门,在全市部署开展了为期一年的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打击重点包括“黑诊所”、“游医”;医疗机构出租承包科室、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超范围开展诊疗活动;非法开展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行为;“医托”行骗等4大类违法违规行为。截至6月底,“打非”行动共查处违法医疗机构461户次,立案处罚311家,取缔226户次,媒体曝光典型案件18起,有力保障了群众就医安全。 着眼于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在全市广泛开展了医药纠风专项整治。整治重点包括规范医疗秩序、规范医疗行为、整治乱收费行为、规范基本药物集中采购、规范高值医用耗材临床配备使用、查处医药购销中的商业贿赂和违反市卫生局行风建设“双十条禁令”等七个方面。目前,已组织医护人员与入院患者签订《医患双方不收和不送“红包”协议书》9万余份,在全市26家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安装了“反统方”软件。
针对群众就医不方便的问题,开展了医疗门诊“三增一禁”、便民正风行动。自今年6月1日开始,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都增设了无节假日门诊、错时门诊和夏季夜间门诊,即:全年所有双休日、节假日均和工作日同样安排专家门诊和普通门诊;全年每天患者较多的诊室提前至上午7:30开诊;每年6月1日至8月31日,晚上18点至20点设夏季夜间门诊;严禁医院工作人员带熟人插队加塞、挂人情号,近3万名医务人员全部作出承诺。
针对部分市直医院“停车难”问题,开展了“停车难”问题专项整治。各市直医院通过采取院内禁止职工停放车辆、租赁周边停车场、开辟沿街临时停车位等措施,最大限度地解决“停车难”问题。如市中医院在为职工租用院外停车场地、办理公共自行车卡的基础上,出台硬性规定,明确要求医院职工车辆、办公用车一律不准停放在院内,对“违禁”车辆在全院进行通报处罚。 针对农村医疗服务能力不强的问题,开展了农村医疗服务专项整治。加强村卫生室建设,落实各项补助政策,使村卫生室充分发挥“网底”作用。加强了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加强乡村医生准入管理,健全乡村医生培训制度,探索建立乡村医生退出机制,逐步提升乡医队伍整体素质。巩固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成果,建立基本药物配送延误、缺货情况等信息上报制度,及时满足群众用药需求。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