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张汝舟(1899—1982)名渡,自号二毋居士,取“毋欲速毋自欺”之义,安徽全椒县章辉乡南张村(该村建国��属合肥县)人。学者,原贵州大学教授。张汝舟少时家贫而颖异好学,赖宗族资助读书;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毕业于全椒县立中学校,在校成绩优良,毕业后无力升学,被荐至江浦县三虞村任塾师,获交于著名书法家林散之先生,一见莫逆。张汝舟在学术界及其他各界担任的职务有中国训诂学研究会顾问、中国佛教协会理事、《汉语大词典》安徽编纂处复审顾问、安徽省高等院校古汉语研究会顾问、安徽省书法家协会特邀名誉理事、安徽省政协委员。
人物著述:张汝舟一生著述甚多,在天文历法方面,主要文章有《历术甲子篇浅释》、《古代天文历法表解》、《西周考年》、《夏小正校释》等,已整理为《二毋室古代天文历法论丛》,由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2月出版,在国内自成流派。
在汉语语法方面,主要著述有《国文文法》、《简明语法》、《汉语语法发展史纲要》、《语法管见》。
在声韵学方面,主要文章有《切韵考外篇刊误》、《段氏十七部批注》、《声韵学教案》、《诗经韵读举例》等,其学术思想体系完备,自成一家言,且以简驭繁、简明实用,影响了一大批学人,得到学术界公认。
此外,在古诗古文、训诂考证方面,张汝舟还写有论文《国字概论》、《老庄补义》、《然疑待征录》、《齐鲁学考》、《南宋九经考》、《九歌新论》、《谈杜诗书》等等,这部份文字涉及面广,足以展示一代学人的全面风采。
张汝舟以天文科学数据、地下出土文物和典籍记载为依据,多年研究,精心推求,终于考证出《史记·历书·历术甲子篇》是我国第一部历法宝典(四分历),《汉书·律历志·次度》为制定这部历法的天象依据;并按照这一理论,顺利解决了文史典籍中一系列有关古代天文历法的问题,从而使中国古代天文历法重放异彩。
在整个古天文研究领域,张汝舟的观点独树一帜,于繁芜中见精要,于纷乱中显明晰,力排众论,自成一家言。近年来,经张汝舟的友辈和门人宣讲阐释,其科学性、实用性已逐渐为文史界所重视。
人物成就:张汝舟青少年时代就好学敏思,勤于写作,经60余年教育、科研工作的不断努力,完成书稿近300万字。他学问广博,著述涉及经学、史学、文学、哲学、文字学、声韵学、训诂学、考据学、佛学等各个领域,均有独到见解。尤其对古代天文历法的研究,更是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星历观,独树一帜,自成一家。
人物评价:张汝舟为人平易纯朴、恭谨谦逊,朋友知交肝胆相照。在学术问题上,对青年后学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而对权威人士,亦不盲从。他治学勤奋,在中央大学读书时就有“博及群书张汝舟”的雅誉。他虽奉佛茹素,但治学勤奋无纤介出世之想,为人处事有强烈的是非感,因此深受朋辈及后学的尊崇和爱戴。
我的网络能力秀主页:http://www.wm23.cn/mylzb
我的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20655957.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