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忘怀的咸阳小吃---biangbiang面

家乡区县: 陕西省永寿县

  说起咸阳小吃来,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biangbiang面了吧?民间有谚语专门说这个字的写法:
  一点飞上天,
  河水流两边,
  八字大张口,
  言字往里走,
  左绞丝,右绞丝,
  你家长,我家长,
  当中夹个马大王,
  心衬底,月照光,
  留个勾搭挂麻糖,
  推上车车逛咸阳。

  用这么多笔画、部首、字来组成一个字,实在是太复杂了。外地人听起来一头雾水,看起来十分有趣。不过这个biang字到底是咋来的,人说人异,没有定论。老汉我琢磨多年,有两个猜想:一是象声字。biang字说的是扁、长、宽的面条,这种面条制作中打在案板上发出biang的声音,故人们造了个字来形容这种声音。二是扁长二字的组合音.biangbiang面人们原来叫扁长面,说时间长了扁长二字的音慢慢发生了变化,用扁的声母和长的韵母组成了一个新的音,biang。就像不用二字组成的甭一样。老汉估计我这两个猜想竞争中国文字的最高奖绰绰有余。
  biangbiang面也叫河水biangbiang.最早咸阳人吃渭河水,沿河而居,挑水和面。咸阳人实在,做的面又长又扁又宽又薄又筋。咸阳梁澄清先生说:“这种用天然河水做成的面食,生不变硬,熟不粘连,置之虽久亦不变质走味。”“不但食时美味可口,老少皆宜,而且食后易于消化,耐劳耐饥。”“不仅为一般人家喜欢终年食用,而且也逐渐成为旧时咸阳街头一种大众化的风味食品,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

  Biang biang面也称裤带面。这段弯弯曲曲巧妙幽默的“biang”字组合,概括biang biang面的产地特性,食者感受、制作工艺要领,原料、调料、做面人辛勤操作,秦人性格气质,心底宽长,有棱有角,大苦大乐的爽快精神,引出陕西人为之自豪的饮食文化。biang biang面一根面条宽度可达二三寸,长度则在1米上下,厚度厚时与硬币差不多,薄时却如同蝉翼。一根面条足够一顿饭,而对大饭量的关中人来说,一顿吃8两、1斤也是轻轻松松的。

 

 

豆倩倩(2015-05-1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