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治
中国自贡市委
重大决策
【第84次常委会】2月4日召开市委十届84次常委会。会议通过《公务员调任实施办法》、《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成片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和新农村建设做好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意见》。
【第86次常委会】4月1日召开市委十届86次常委会。会议决定通过《2010年自贡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要点》、《中共自贡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发展和完善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的实施意见》。
【第87次常委会】4月16日召开市委十届87次常委会。会议决定通过《自贡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决定选派干部援藏有关工作。
【第88次常委会】4月22日召开市委十届88次常委会。会议决定关于四川明君集团投资建设汽车产业项目和盐卤浴项目有关事宜;决定关于评选表彰2006—2010年自贡市劳动模范。
【第89次常委会】5月19日召开市委十届89次常委会。会议决定《自贡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和各区县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
【第90次常委会】6月10日召开市委十届90次常委会,审议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离休干部医药费单独统筹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2010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意见》。
【第94次常委会】9月8日召开市委十届94次常委会,会上决定《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奋力推进自贡跨越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关于自贡市第二步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有关事项。
【第97次常委会】10月20日召开市委十届97次常委会。会议决定《推进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的实施意见》。
【第99次常委会】11月24日召开市委十届99次常委会。会上决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关于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四项重点工作”的有关事项。
【第102次常委会】12月28日召开市委十届102次常委会。会议决定《自贡市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办法》。
(市委办公室)
重要工作
【实施“工业强市、科技兴企”发展战略】制定《自贡新兴产业及先进制造业发展推进工作方案》,提出未来五年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发展重点。引导企业做好清洁高效发电、生物质锅炉、余热利用等装备以及高端制造业、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壮大,一大批节能环保装置、高端制造母机和产品受到市场的广泛认同,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产值接近150亿元。坚持科技引领,创新平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化,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工业投资总量及增速继续保持较高增长,工业类项目完成投资接近100亿元,增长33%,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975.6亿元,增长44.9%;实现利润总额41.7亿元,增长101.5%;产销率99.1%。推进产业集约发展,加快园区建设,新增承载能力5.1平方公里,新开工项目50个,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5.7亿元。推进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全年新增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企业10户、亿元企业102户、规模企业65户。切实加大协调服务力度,加强天然气、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供需协调,确保企业正常生产。13户省、市限期治理企业实现达标排放,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6%。
【发展服务业】2010年,进一步完善机制和政策,建立服务业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快建设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川南钢材市场等一批专业市场建设进展顺利,沃尔玛等一大批知名商贸企业入驻我市,新、老城区两个商圈逐步形成,全市消费档次明显提升。四川泰丰集团有限公司收购澳大利亚IMX资源有限公司19.9%的股权,生产的第一批铁矿石已运抵我国口岸,开创民营企业境外发展新天地。认真落实家电下乡等补助政策,高密度组织各类促销活动,以汽车、家电为主的耐用消费品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餐饮行业发展迅速。全市农村商贸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农家店和家电下乡指定网点覆盖所有区县、所有乡镇。旅游业发展取得新进展,第16届国际恐龙灯会接待游客和收入再创新高,旅游综合收入实现75亿元,增长14.2%。全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92.21亿元,同比增幅11.0%。外贸出口完成2.49亿美元,同比增长33.3%,接近历史最高水平,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5亿美元,达到5.41亿美元。
【发展农业】认真贯彻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各项减灾夺丰收措施,农业实现增产增收,粮食总产超过134.5万吨,同比增长2.5%,全年农业增加值增长4.6%。坚持用现代工业理念谋划农业,用工业化的方式推进农业生产的组织化、规模化、科学化,探索出龙头企业带动、专业合作社(协会)和公司化经营等3种现代农业发展模式,4个优势产业带和7个特色种养殖基地建设顺利推进,一乡一业、一县一带的规模经营格局初步形成。全国大豆间套种技术培训暨现场观摩会、全省水产现场会在我市新农村示范片召开。“三农”发展项目扎实推进,新建农村断头公路301公里。产业化经营不断提升,新增省级示范农民专合组织5个,新星源公司被确认为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218亿元,同比增长32.4%。积极引导组织农村劳动力输出转移,劳务输出70余万人,劳务收入实现64.5亿元,增长14.3%。
【招商引资】以产业招商为重点,围绕重大项目和优势企业,重点引进一批对我市经济发展具有较强支撑和带动作用的产业项目。首期投资25亿元的盐湖养生国际生态城、总投资16亿元的总部经济区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总投资15亿元的中国富顺纺织服装产业园、总投资10亿元的花园山商业步行街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10.6亿元的新型干法旋窑水泥生产线、总投资5亿元的金海陶瓷单条亚洲最长陶瓷生产线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重大项目数量、到位资金特别是税源性项目明显增多。全年全市引进市外到位资金245.89亿元,同比增长48.7%;引进省外到位资金203.24亿元,同比增长53.8%;新签约项目295个,履约项目471个。
【确立“一活二变三化”丘区统筹城乡改革发展模式】着力激活生产要素,按照“公司化种植、车间化养殖,社区化居住,转变农村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的城乡统筹发展路径,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经济社会权利平等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一活二变三化”被省政府确定为丘陵地区统筹城乡改革发展模式。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开展,农村土地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以土地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的承包经营权土地流转面积52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19.7%,同比增长4.7个百分点。7个统筹城乡改革综合试验区建设顺利推进,在全省率先探索建设新农村综合体,首批8个新农村综合体初具雏形。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与成都农商银行联合筹建全国第一批市级村镇银行—自贡市农商村镇银行,荣县博威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开业运营。农村保险范围逐步扩大,3家融资性担保公司在省政府金融办备案。全年全市民间资金投入农村达51亿元。
【实施各项改革】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启动,新组建市政府工作部门7个,调整规范13个,撤销11个,调整整合承担行政管理职能事业单位2个,政府机构设置更加科学合理。国企改革深入推进,12户企业全部完成职工安置工作,安置职工6000余人。进一步优化行政服务改革,推动行政审批改革,创新审批绿色通道和“直通车”服务。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全面启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文化行政管理体制、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等改制,合并组建市广播电视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五项重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和初步成效,基本药物制度覆盖全市人口的74%。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领域改革稳妥推进。
【加强大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外联内畅问题进一步改善,“一环三横五纵”特大城市快速路网体系框架初步形成。成自泸赤高速公路自贡段、乐自高速公路自贡段加快建设。乐自泸铁路、绵遂资内自宜城际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启动推进。实施干线公路改造54公里,建成农村公路300余公里。重点水利设施加快建设,小井沟水利工程在年底顺利实现开工,向家坝灌区工程前期工作加快进行,整治病险水库38座。信息化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3G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现代物流、旅游、科技、文化设施建设强力推进,南湖体育中心、檀木林五星酒店投入使用。一批事关自贡长远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加强城乡规划建设】调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完善建制镇规划,加强乡规划及村庄规划,7个市级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率先实现城乡规划一体化,城乡全域规划编制体系逐步形成。强化各类规划的相互协调,探索建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三规合一”协调机制。调整和理顺市、区县两级规划管理关系,推进规划管理向乡镇及村庄延伸,城市规划区和重点村镇规划实现“全覆盖”。积极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新增城市建成区面积12平方公里。切实加快小城镇建设,一大批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全市农村全面小康进程的重要内容,两个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和自贡市环城现代农业暨新农村示范园区三大新农村示范片加速发展。加强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与管理,探索出了小城镇扩展、项目推动等五种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模式,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规范化管理率达100%。
【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开展中小河流域治理,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6平方公里,全市9877口江河网箱养鱼全部取缔,两县污水处理厂建成投产。大力开展扬尘和机动车污染整治,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48天。建成11个社区绿化健身小广场,新增城市绿地247.6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8.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8.01平方米,建成四川省园林城市。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六乱”治理向乡村、向背街小巷、向标本兼治延伸,实现了城乡环境“半年大变样,一年上台阶”的目标。
【实施九大民生工程】民生支出达65.7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81%。全面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加大特殊群体的就业帮扶力度,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内。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28.5万人。积极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让企业职工共享发展成果。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78.2万人,新农合参保人数达21.1万人,全市医疗保险覆盖率90%。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稳步提高,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5100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稳步推进,新增加荣县进入试点行列。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实现应保尽保。全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完成棚户区改造10075户,新增经济适用房11万平方米、廉租住房7402套。实施集中供水工程改扩建43处、分散供水工程1018处,新解决4.5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