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上午,罗田县凤山镇许家冲村青年农民徐伟,端坐家中,鼠标轻点,100提“栗之都”板栗成功售出。接着查看自己的银行卡,1万多元已入账。
去年初,徐伟还是一个收入不稳的外出务工人员,到年底,他的网店销售额已达50余万元。实现这一“转身”,他仅用9个月。
借助网络平台,让农民点完鼠标点钞票,富了脑袋富口袋,罗田经济社会发展也在悄然转身中。
从自然发展,到主动作为
板栗之乡、蚕桑之乡、甜柿之乡、茯苓之乡、野生兰花之乡……一个个美名,让罗田闻名全国。
拥有产量丰富、品质优良的特色农副产品,罗田却因地处山区,一直面临特产大县卖不出特价、有高产量无高产出的困境。头脑灵活的客商,开始走电商的道路。而这种新生的萌芽,很快引起县委县政府关注。
绿水青山怎样才能变成金山银山?该县领导意识到,推进电子商务发展,把手中资源变为真金白银,罗田的县域经济就能借力互联网实现跨越赶超。
去年12月,县长詹红运一行到浙江遂昌考察学习。同是山区县,遂昌当年农特产品网络销售额超过5亿元,农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眼见电子商务带给遂昌的巨大改变,罗田坐不住了。当月底,县政府邀请遂昌模式的打造者——浙江遂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前来实地考察,并与之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为营造电商发展氛围,罗田组织电子商务培训,实现从县级干部到村干部、从网商到普通群众全覆盖。他们还把遂网公司董事长潘东明请上县“两会”,为代表委员讲课,把电子商务发展报告发到每位代表手中。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