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阳县黑池中学

家乡区县: 陕西省合阳县

黑池中学的前身是黑池完小,1958年由陕西省合阳县人民政府教育科命名为黑池中学至今(当时人称戴帽中学)。1959年3月合阳县人民政府任命行政欣为黑池中学党支部书记兼校长。在行校长的带领下1959年黑池中学由原黑池完小旧址迁移至现址,当时学校占地面积仅30余亩,办学条件极其艰苦,教师住房为四面窑洞,两排瓦房为教室、一排瓦房为饭堂、一排瓦房为学生宿舍共四排瓦房。


在孕育了五千年华夏文明的黄河岸边, 在如诗如画的洽川西畔,黑池中学——这颗渭北教育沃土上的明珠,吸吮着帝喾文化的灵气,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乘创建“示范高中”之东风,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一、确立发展新目标
黑池中学始建于1958年,与时俱进,经历了48个春秋。如今已发展到有44个班,3260名学生,147名教职员工,规模较大,师资较强,教学设备较为完善的初具规模的农村中学。近年来,学校坚持“依法治教、科研兴教、文明执教”方针,确立“成就莘莘学子,造福一方百姓”理念,践行“厚德、求是、创新、成才”的校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形成了“文明、团结、笃行、慎思”的学风。
黑池中学的员工们始终以教育发展为第一要务,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以培养合格人才为第一追求,默默的为党的教育事业而奉献着。
学校如一艘航船,它的发展必须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新世纪之初,面对新的教育教学形式,学校制定了“五年发展规划”,2002年开始创建市级“示范高中”。三年来,在市、县教育局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校师生的不懈努力,争创条件,克难攻坚。办学条件、学校管理等条件已基本达到渭南市市级示范高中的标准要求。“环境幽雅,设施一流,师资精良,质量上乘,管理有序”是黑中全体教职员工的不懈追求。
二、队伍建设重素质
1、精诚团结,开拓创新。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领导是关键,观念是保障。学校的领导班子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黑中领导班子集中本校范围内的优秀人才,并注意其年龄、学科、才干、气质、地域以及性别结构,形成了优势互补,致力团结奋斗,力求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黑中 领导班子年富力强,精诚团结,锐意进取,身体力行。校长雷保民同志,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陕西省德育工作先进个人。雷校长的办学意图和目标形成了整个班子的工作目标,整个班子能够紧密地围绕雷校长的办学意图和目标努力工作。马正强书记承担国家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数学教学综合评价的方法与策略》的实验项目。雷增林副校长、孟百忍副校长、孙涛主任都是省级优秀教师、市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是本校范围内的优秀人才。
黑中领导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9 岁,均为中高级别职称,遵纪守法,敬业爱岗,廉洁奉公,精通教育教学业务和学校管理业务,人人代课,马正强书记、雷增林副校长、孟百忍副校长、孙涛主任等大部分兼任班主任工作,身体力行。黑中的领导集体是学校团结战斗的核心,是黑中教职工群众的表率,是黑中蓬勃发展的关键所在。
2、素质优良、竞争进取的师资队伍。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呼唤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黑中教师队伍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阵容整齐,结构合理,育人为本,勇于改革。黑中教师把教育工作不仅仅作为谋生的职业而是作为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来对待。学校在校本培训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和创造各种条件。
⑴开辟多条渠道,保证理论学习,加强信息交流。近几年来,学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帮助教师获取新的信息。2002年上学期,聘请了张载锡教授来学校举办教育理论讲座,将教师带入了一片教育的新天地。同时,学校还组织部分老师去外地考察教育工作,派遣专人到名校参观学习,探讨素质教育,教育改革等重大问题。这对激活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思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⑵开展教学研究,营造学术氛围,提高理论素养。学校每年进行一次教研论文评选,对在全国和省市级教育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予以奖励,并进一步完善学科带头人制度。实施“名师工程”。 有张育民、雷麦才等30余人评为市、县教学能手,李小鹏、车继祖等15人成为县学科带头人,有王振生、王红珠等10余人获省、市优秀辅导教师奖。中青年教师勤于探索,大胆创新,先后有50余篇论文获省、市奖励。
⑶加强专项培训,掌握各项技能,打造全能品牌。当今社会的发展,专职专能的教师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只有使教师掌握各种技能,特别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方能在新时代的教育中立于不败之地。前些年,学校有些教师外出,回来时学校问他们最大的感触是什么,他们几乎都说出了同样的问题:不会说普通话,不会操作电脑。因此,2002年,学校对全体老师作出明确规定:普通话要人人过关,电脑操作和多媒体教学要人人都会。这一年,学校先后两次用了两个月的晚自习请电脑教师为广大教师上电脑课。现在,学校已有70%的老师会自制课件并运用多媒体上课。
黑中的教师工作负担重,不说一声累;福利待遇低,不叫一声亏。他们图的是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

zwy(2014-05-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