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祁(公元998年—公元1061年),字子京,小字选郎。祖籍雍丘(今河南省民权县),一说安州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高祖父宋绅徙居雍丘 ,遂为雍丘人 。北宋官员,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词人。
宋祁与兄长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
世称“红杏尚书”。范镇为其撰神道碑。
天圣二年进士,宋祁初任复州军事推官,经皇帝召试,授直史馆。历官龙图阁学士、史馆修撰、知制诰
。曾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新唐书》大部份为宋祁所作,前后长达十余年。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嘉祐六年卒,年六十四,谥景文。
宋祁与兄齐名当时,文章见识以及做官之简明干练都过于乃兄,然而生活奢侈享乐,多蓄婢妾声妓,不
似其兄那么清约庄重。他无论在朝在外,每有直言谠论,且多切实之见,如论宋朝财政的“三冗”、“三
费”,论河北军备等,在当时诸家改革意见中较为重要
宝元二年(1024年),西北边境战事财政都吃紧的情况下,宋祁写下了关于“三冗三费”(“三冗三费
”,三冗即冗官、冗兵、冗僧;三费是道场斋醮、多建寺观、靡费公用)的上疏,直言朝庭应该精兵简政
,节约财政。在皇佑年间,他连续上书直陈巩固边防的策略,著《御戎论》七篇
宋祁曾自为墓志铭及《治戒》,自称“学不名家,文章仅及中人”。
《郡斋读书志》:他的诗文多奇字。
《四库全书总目》:晁公武“殆以祁撰《唐书》,雕琢削,务为艰涩,故有是言”。
在河南省民权县城西北六十里有一个名叫双塔的集镇,镇内有一对塔(“文革”中被拆毁),据史书
记载:宋天圣初年,有宋庠、宋祁兄弟二人刻苦读书,兄弟首擢双魁,始建双塔,以示纪念。当地群众称之为“双状元塔”。塔高约20余米,塔身有台阶,可拾级至塔顶,中秋时节,登高望远、天朗地阔、金风飒飒,落叶萧萧,旧时人称之“双塔秋风”,列“杞县八景”之首。1963年双塔被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