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泗水古国
在泗阳县三庄乡东西宽500米、南北长7000米的长方形范围内,分布着汉代的土墩墓40余座。它们成4组分布,均以大墓为中心,大墓的占地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据勘测,大墓应为泗水国王的王陵,周围的土墩墓为贵族和官员的陪葬墓,组成面积大、数量多的王陵区汉墓群。这些汉墓均有规律地分布在一条南北向的轴线上,其南端连接泗水国首邑遗址--淩城遗址。除王陵区汉墓群、王城遗址外,泗阳县境内还有大型汉代遗址9处,汉墓群7处。这些遗址和墓葬的逐步发掘和揭示,将为研究西汉泗水国和汉代文化提供大量珍贵的资料。 汉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兴盛期,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发展到了一个高峰期。
2 西汉初年
,汉高祖刘邦为加强中央权力,分封了韩信等七个功臣战将为异姓诸侯王。后来,这七个异姓王对于中央政府的稳定和巩固造成很大的障碍和威胁。
3 高帝五年
,即刘邦称帝的那年开始,到十一年止,高祖先后翦灭了六国异姓王,只剩下势力最弱、对中央政府没有多大威胁的长沙王。刘邦认为秦之所以短促是由于不分封子弟的缘故,刘邦还与群臣杀白马盟誓:「非刘氏而王,无功而侯者,天下共击之!」于是他一面翦灭异姓王,一面分封自己的子弟侄儿。这些王都姓刘,史称同姓王。这些同姓王逐渐成了地方上的割据势力,他们有行政权、司法权,所属的官吏也是自己任命,基本是一个独立王国。
[
4 江苏地区汉代的封国
]
西汉时,江苏地区的封国除泗阳一带的泗水国外,还有徐州地区的楚国,扬州地区的吴国、江都国和广陵国等,皆为刘氏同姓王。楚国: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刘邦封其弟刘交为楚元王,王都定于彭城(今徐州市),辖吕县、梧县、甾丘、留县、武原、傅阳等县。刘交在位23年而薨。汉文帝二年(前176年),其子刘郢客袭位,死后由其子刘戊继位,在位21年,到汉景帝三年(前154年)时,因反叛朝迁被诛杀。景帝四年,刘交的另一个儿子刘礼袭位,在位3年。其后又承袭八王,一直到居摄三年(公元8年)被王莽废国。其立国、废国时间与整个西汉相始终,计209年。吴国: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刘邦封其侄子刘濞为吴王,王都在广陵(今扬州市)。刘濞在位长达42年,至汉景帝三年,因发动"吴楚七国之乱",反叛朝迁,被诛废国。江都国:汉景帝二年(前155年)景帝封其子刘非为汝南王,第二年改封其为江都易王。封国也在今扬州地区。刘非在位28年,死后其子刘建继位。刘建在位六年,至元狩二年(前121年),因谋反大罪自杀,江都国亦废。广陵国:元狩六年(前117年)汉武帝将其子刘胥封于今扬州地区,为广陵厉王,都城在广陵(今扬州市),辖平安、高邮、江都等县。刘胥在位长达63年,后因诅咒皇上,事泄自杀。汉元帝初元二年,刘胥之子刘霸袭封,在位13年。其后又传两代四王,公元9年,被王莽废国。计四代六王,前后126年,立、废国时间与泗水国相近。东汉时,苏北地区还有楚国、彭城国、下邳国、广陵国等封国,皆刘氏同姓王。汉代皇帝把这么多亲贵的弟兄子侄封在这里,一是因为苏北地区不但是高祖皇帝刘邦的老家,而且控扼江淮,地理位置重要;二是这里沃野平畴,交通便利,人口密集,农业、手工业发达,与当时的中原、关中等地一样,为天下粮仓。当时的富庶和科技、工艺水平之高,从苏北汉墓及出土的精美文物中可以看出。据《史记》、《汉书》等文献记载:西汉中期的元鼎四年(前113年),汉武帝封常山宪王刘舜的小儿子刘商为泗水王,淩城为王国首邑,辖二万五千二十五户、十一万九千多人。刘商在王位15年,他死后,其子刘安世继位,在位仅一年就死了。因刘安世无后,刘商的另一个儿子刘贺继位,刘贺在位20年,死后由其子刘综袭封。刘综以后,又传两代刘骏、刘靖。公元9年,王莽篡位,泗水国最后一代国王刘靖被废为公,第二年废泗水国。从刘商到刘靖,相继传五代六王,历时123年。
5 西汉时的泗水国
,面积相当于现在的江苏省宿迁市的泗阳县及周边地区。其国界南临淮水、洪泽湖,东南到今淮安市区,西北接近今宿迁市区。古淩水横贯其境,东流入淮水(今淮河),汇入大海。当时泗水国土地肥沃,人口密集,农业发达。
6 泗水国都城遗址--淩城遗址
经田野考古调查,并参阅文献得知,泗水国王都遗址位于泗阳县史集乡的凌城村,居于南北向的王都、王陵区中轴线上,王都在南,王陵墓区在北,两者相距约5000-9000米。
民国十三年(1924)编写的《泗阳县志》记载:"城方里许,旧有高阜可辨,嗣经黄水淤漫,农民耕占,尤复运土筑屋,渐次就平,惟迤西一角尚存,高约五六尺,长约五六丈,土内多砖石圆瓦,金碧色,人珍藏之。"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