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本内容
高渡镇位于泗阳最南端,东邻裴圩镇、北接卢集镇、南临洪泽湖、西靠成子湖,湖岸线长36公里。全镇辖8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13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3450人。镇域陆地面积66.5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36019亩,现有水产养殖面积3.5万亩,尚有可开发水面面积近10万亩。2005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75亿元,财政收入90.2万元,全社会5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850万元,列统企业增加值175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95元。
图片
高渡度假村
2 泗阳旅游
泗阳置县始于周而定于秦,汉武帝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因位于古泗水之北,始称泗阳。
悠久历史,加上现代文明,成就了泗阳今天的“泗水古国、杨树之乡、运河新城、宜居家园”这张城市名片。
把历史发扬光大,让文明熠熠生辉,泗阳人今天正在古泗水畔演奏一首精彩的文化建设进行曲。
五大特色构建未来文化蓝图
“到2015年,全县规划实现文化产业营业收入50亿元,增加值20亿元,力争达到全县经济总量的4%。”这是泗阳“十二五”文化产业规划发展的目标。
在讨论制订“十二五”文化产业规划时,县委书记赵深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打造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促进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竞争优势。”
有了这一指向标,泗阳立足独特的地域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远的历史积淀,提出了打造“五大特色文化”,即,泗水汉文化特色、意杨文化特色、旅游文化特色、传统文化特色、民间文化特色。
泗水汉文化特色,主要包括成立泗水文化研究会;挖掘泗水文化、泗水汉文化内涵,编辑泗水文化研究文集;建设“泗水王陵生态公园”。高规格、高品位规划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三庄汉墓群”;建设“泗水国都城遗址博物馆”。全面勘探泗水古国都城“淩城遗址”,发掘宫殿遗迹;建设“泗水汉文化影视城”。以泗水汉文化内涵和考古发掘为基础,以楚汉战争、秦末农民起义将领秦嘉、吴楚七国之乱、泗水王国兴亡等内容为题材,创作舞台剧、电影、电视剧。
意杨文化特色,以“意杨树”为载体,以“意杨树文化”为主体,精心打造“一林”(意杨林)、“一节”(杨树节)、“一馆”(中国杨树博物馆)、“一所”(杨树研究所)、“一会”(杨树文化研究会)、“一线”(森林自驾车旅游专线)金字招牌,将泗阳建成中国最美的平原森林生态旅游县,成为苏北旅游大县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特色休闲度假胜地。通过3-5年的努力,形成以意杨树内涵“坚韧、顽强、充满生机和青春活力”为核心的意杨文化,使之成为泗阳特色。
旅游文化特色,重在建设“泗水王陵”,发展古色之旅。同时,发展大湖文化。传统文化特色,主要是抢救和保护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淮海戏。民间文化特色,主要是扩大云渡桃雕艺术和膘鸡文化的知名度。
让文化建设成为发展的软实力
走进泗阳县城南端堪称世界唯一的杨树博物馆,顿时让人惊叹“这棵树”的神奇和伟大——从杨树起源、杨树生命、中国杨树、杨树与泗阳、文化艺术、栽培利用等多方面,它的风采展示得淋漓尽致。
为了一棵杨树,投资了1000多万元建设一座博物馆,这在不少人看来,似乎有点不值,而在泗阳人眼中,“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生态建设模范县”这些称号,1000多家的木材加工企业,八九万人的就业等等,都是杨树带来的,所以,建博物馆不仅值,而且就是这样也远远表达不了泗阳人对杨树的感谢和宠爱。
为此,他们通过举办中国杨树节,让世人知道杨树对泗阳乃至对人类的贡献。每次节日,都吸引了中外数千客商参加,不仅带来了逾百亿元的投资,还成就了“泗阳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一张亮丽名片。
杨树节在泗阳的心中,已不只是“一棵树”,而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是一种能给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实惠的动力源。
而杨树博物馆,只是泗阳众多文化场馆之一。近年来,泗阳建起了一大批充满个性的“文化地标”。
“我们围绕文化大县建设目标,加大了文化载体建设力度。”泗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程訚捷如数家珍:“全县先后投资近3亿元,建设图书馆、城市展示馆、革命历史博物馆、农耕教育博物馆、中国杨树博物馆、体育馆、中国棉花博物馆、中国地文馆、科技馆、游泳馆、曼哈广场数码影城和253个农家书屋,并免费对公众开放。”
文化惠民,正润物细无声般潜入千家万户。文化部授予“国家一级馆”荣誉称号的泗阳县图书馆,是市民的“精神家园”。这个总面积4100平方米的图书馆,设有综合外借室、少儿书刊借阅室、电子阅览室等10个对外服务窗口,每天前来读书看报的市民络绎不绝。据馆长张前永介绍:“馆内藏书19万余册,全部免费阅读,年均借阅超过18万册次。”
一些特色文化带给百姓的,不只是素质上的提高,还让他们游在其中,乐在其中。
围绕意杨的文化特色,泗阳倾力打造平原森林风景区。景区内,长约14.8公里的林中观光线路上,中国杨树博物馆、月季园、拓展训练营、森林氧吧、古黄河栈道、湿地保护区等景点,佳处连连,让人流连忘返。据悉,未来几年,还将开发和培育意杨森林生态旅游等观光与生态旅游产品,重点建成2个国家4A级意杨林生态园旅游区,2-3个3A级旅游区,将意杨林建成国家森林公园,力争将森林自驾车旅游线路打造成在江浙沪地区及淮海经济圈内独具特色的品牌旅游线路。
目前,泗阳境内文化景点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文化旅游已渐成气候。生态公园、森林公园、平原林海、桃园、市民广场、梵音寺、天后宫、骡马古街、泗水古城等景区(点)的知名度不断提升。而随着张相文故居、中国地文馆、中国棉花博物馆、黄河故道湿地公园、大运河风光带、洪泽湖(高渡)度假村、汉代影视城、泗阳植物园、游泳馆、体育馆等旅游景区(点)的规划与建设,全县文化旅游将建成响当当的品牌。
“文化产业结构近年正在不断调整,加快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演艺娱乐和动漫、旅游等重点文化产业。”程訚捷介绍,目前,全县计划新增投资的26个项目中已有13个项目正在实施,总投资达5.5亿元。仅软件外包和动漫产业,就培育出了杰晖、妙思等多家大型动漫企业,塑造了囧囧等深入人心的动漫卡通形象。
把民间文化“雕”成产业奇葩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