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一口家乡的味道——乌米饭

家乡区县: 江苏省溧阳市

      乌米饭原为汉族民间节日食品,唐代即有。江苏和安徽一带农村每逢农历四月初八,多有人家用乌饭树叶煮乌米饭,已成习俗。农历四月初八,是中国传统的乌饭节。民间传说是因为释迦牟尼的弟子目连,为了吃到饭,想办法用南烛叶捣汁染米,煮成乌饭送去,饿鬼们不敢吃那乌饭。母亲才终于得以饱腹,老百姓年年吃乌饭,纪念目连这位孝子。《本草新编》记载:南烛叶为杜鹃花科植物乌饭树的叶。乌米饭古今的制法也不一。


      明代乌米饭的做法是先将米蒸熟、晒干,再浸乌饭树叶汁,复蒸复晒9次,所谓“九蒸九曝”,成品米粒坚硬,可久贮远携,用沸水泡食。现代江南青精饭是当天做、当天吃,不“九蒸九曝”。做法是:初夏采乌饭树叶洗净,春烂加少许浸泡,待米呈墨绿色捞出略晾;再将青汁入锅煮沸,投米下锅煮饭,熟后饭色青绿,气味清香。若色不好,亦可淘去,更以新汁渍之。宋代林洪的《山家清供》卷上说青精饭--首以此重谷也。……采枝、叶,捣汁,浸上白好粳米,不拘多少,侯一二时,蒸饭,曝干,坚而碧色,收贮。如用时,先用滚水量为米数,煮一滚,即成饭矣。用水不可多,亦不可少。欠服,延年益颜。


乌米饭历史悠久,出现于唐代,那时叫“青精饭”,是道家求长生不死的养生食物,为道家斋日的饵食。杜甫《赠李白》诗曰:"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 ” 张贲《以青食迅饭分送袭美鲁望因成一绝》:“谁屑琼瑶事青食迅,旧传名品出华阳。应宜仙子胡麻拌,因送刘郎与阮郎。“青食迅”是青精饭的别名。说“迅”是因为黑米是煮熟过的,加工起来很快。

      宋代开始,佛家开始将青精饭作为斋食。尤其是在四月八日浴佛节,佛教徒多造乌米饭以供佛,因这个原因也叫阿弥饭。

                     能力秀首页:http://www.wm23.cn/dsllei

                     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liyangllei

                     梧桐子首页:http://blog.sina.com.cn/u/5150911037

隔壁小黑(2015-05-1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