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龙粉丝是河北省卢龙县的汉族传统名产,属于中国国家原产地域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其传统制作技艺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卢龙粉丝外观白色稍透淡黄色、透明、无杂质、粗细均匀、口感滑嫩、柔软、筋道,不浑汤、无稀软、断条率低。产品除远销东北三省、华北以及江浙、四川一些地区外,还出口韩国、日本、加拿大等国。是餐桌上“翡翠虾球、锅仔粉丝、火燃雪山、凉拌银丝、群虾归巢、肉沫粉丝煲”等名菜佳肴的首选原料。
卢龙粉丝生产原料主要是甘薯。卢龙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属秦皇岛市辖县,甘薯栽植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由于土壤、气候等条件适宜尤其是产业化经营的拉动,甘薯已成为全县第一大主栽作物。2002年,种植面积达到34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一半以上。1996年,被国家命名为“中国甘薯之乡”,1997年又被河北省评为“发展特色产业先进县”。1998年被河北省委、省政府确定为首批农业产业化建设示范县,并被列为河北省22个重点产业化项目之一;同年10月中央电视台对卢龙甘薯产业化情况做了专门报道。2002年,全县甘薯总产6.5亿公斤以上。为卢龙粉丝的加工生产提供了充足优良的原料。
卢龙粉丝历史悠久,早在19世纪50-60年代(清朝咸丰年间),当地汉族民间就已经开始生产粉丝,以手工作坊形式的生产一直延续到20世纪末。1996年,卢龙县为卢龙粉丝注册了“一奇”牌商标,连续6次被河北省评为省优质产品称号。1999年被国家评为“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产品除远销东北三省、华北以及江浙、四川一些地区外,还出口韩国、日本、加拿大等国。是餐桌上“翡翠虾球、锅仔粉丝、火燃雪山、凉拌银丝、群虾归巢、肉沫粉丝煲”等名菜佳肴的首选原料。
遗产信息
级别:河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编号:106Ⅷ—15
遗产名称:卢龙粉条传统加工技艺
申报单位:秦皇岛卢龙县;
代表性传承人:卢龙县蛤泊乡东洼村人宋玉楼。
加工技艺
粉条,主要由甘薯淀粉加工而成,卢龙人叫做“漏粉”,大概是因为粉条从粉瓢里漏出来的缘故。从淀粉到粉条,需要制芡、漏粉、冷冻、晾晒等十几道工序图3 卢龙粉丝传统制作工具,每一道工序都含糊不得,否则黑白不均,粗细不均,人们吃起来就失去了美味。而这其中最关键的要属制芡和漏粉这两道。所谓制芡,就是将甘薯淀粉与明矾以一定比例调配,再通过粉瓢漏出粗细宽厚不等的粉条,制芡管品味,漏粉管质量。由于机械加工,程序几近量化,虽比传统手工艺提高了产量,但粉条质量还是照手工的差一截,因为这传统技艺中的制芡和入锅需要人的悟性和经验,没有老艺人的指导,很难做成质量上乘的粉条。制完芡就开始漏粉了。漏粉手要稳,粉条宽度是否均匀,是否光滑,取决于漏粉人的技术水平。漏好的粉条,均匀而且光滑,没有疙瘩,汤粉细如丝,宽粉宽度一致,厚薄均匀。最后就可以冷冻、晾晒了。
传承人
宋玉楼,卢龙县蛤泊乡东洼村人,卢龙粉条传统加工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被图4 卢龙粉丝传统制作技艺称为“漏粉大王”。宋家漏粉的历史,可追溯到19世纪末(清光绪年间),从宋家宋子恒就开始在当地漏粉,到宋玉楼已是第三代。由于世代从事粉条加工,宋玉楼从小耳濡目染,到了十几岁时,便开始随父亲宋文沂学习粉条加工。
宋玉楼漏粉是完全的手工艺,制芡是他的独门绝活。根据加工粉条的种类不同,制作芡粉的淀粉和明矾比例也不同,宋玉楼在制芡这一道工序中不需用秤,全凭眼力,而这目测的明矾和淀粉比例,却十分精准。之所以宋玉楼漏粉在卢龙享有“漏粉大王”的美誉,除了因有祖上的传承,还因他个人有极高的悟性。在多年漏粉经历中,宋玉楼独创了一种新的调制淀粉方法——“酸浆法”。用这种方法加工后的淀粉洁白、细腻,用这样的淀粉制作出来的粉条柔韧、洁白半透明,特别好吃。
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编辑
根据《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通过了对卢龙粉丝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批准自2004年8月25日起对卢龙粉丝实施原产地域保护(公告2004年第110号)。
地域保护范围
卢龙粉丝原产地域范围以《卢龙县人民政府关于界定“卢龙粉丝”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范围的通知》(卢政[2004]49号)提出的地域范围为准,为河北省卢龙县所辖行政区域。
质量技术要求
(一)甘薯品种:采用“卢选一号”和经河北省品种评定委员会审定的甘薯品种。
(二)淀粉生产:采用原产地域保护范围内生产的甘薯,经湿磨破碎,并用酸浆法制提精白鲜春薯淀粉。
(三)淀粉加工工艺:清洗、粉碎、过滤、酸浆沉淀、自然晾晒、入库。
(四)卢龙粉丝生产:
1、须选用保护范围内生产的淀粉。
2、加工工艺:净化、打芡、和面、漏粉、煮粉、浸水、冷冻、晾晒、包装。
水质要求:生产淀粉及卢龙粉丝均使用保护范围内符合GB5749标准的地下水。
(五)质量特色:
1、外观白色稍透淡黄色、透明、无杂质、粗细均匀、口感滑嫩、柔软、筋道。
2、宽粉丝在微沸水中,细粉丝在微沸水中煮,不浑汤、无稀软、断条率低于5%。
3、粉丝水分含量≤15%。
徐佳辉能力秀个人主页:http://www.wm23.cn/JGXJH
徐佳辉新浪博客主页:http://blog.sina.com.cn/u/5070365255
徐佳辉新浪微博主页:http://weibo.com/u/5070365255?source=blog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