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宋庄书画摄影展到康保二人台牵手中国戏曲学院,从元曲余韵非遗二人台到辽金廊道边镇西土城,从首届草原风筝友谊赛到草原冰雪欢乐世界……别开生面的文化招商、敢于亮剑的高端对接、别出一新的文化活动,使文化发展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引起了各级主流媒体的极大关注。
近日,在康保县举行中国·康保二人台艺术 “一院两基地”揭牌仪式期间,召开了媒体记者见面会,各主流媒体记者就我县与中国戏曲学院合作及推进康保二人台创新发展等事宜,对中国戏曲学院继续教育部主任姚志强、县委书记冯印涛等进行了现场采访。
兰童(人民日报记者):目前我县从事二人台编剧人才整体情况怎样?下一步有何打算?
冯印涛:剧本是一剧之本,也是艺术创作最根本的东西。就目前我县二人台剧本创作人才,虽然表现出老、中、青三代,稍微年长的有文联主席白秀、从事表演的二人台演员王世美等;青年队伍里有文化局副局长方雪云,宣传部副部长郭向年,青年作家宫新宇、中国戏曲学院学员谈茹红等,还有睢步忠老师,还有几位导演,但这样的专业人才还是很少,总体呈现人才短缺,这也是制约这一艺术发展的突出问题。下一步我们将借助与中国戏曲学院对接合作契机,把二人艺术创作表演等人才培养作为合作工作的重中之重,制定二人台专业人才培养计划,逐步形成人才队伍梯次发展。今年,我们还开展了“全国二人台优秀剧本征集”活动,现已征集到好多优秀剧本,也是一个新路径。
谢利明(中新网驻张记者):康保二人台与中国戏曲学院对接,是否有一个长期的交流和人才培养体系?能否输送人才到贵校学习提高?
姚志强:编剧班刚刚成立,康保县就选送来一名学员,下个月是灯光的研修班学习,康保还将选送一名学员。将来双方还要制定从中专到大学到研究生的培养计划。等条件成熟,将在中国戏曲学院附中开设二人台中专班,然后进入戏曲学院读大学。如果学员达不到组班人数,我们将选派专业老师到康保教学,还可以通过高级研修班或成人教育,为学员发放中专、本科文凭证书。
冯印涛:去年11月29日,我县与中国戏曲学院签订的合作协议。专门就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并制定了短期、长期的专科、本科、高级研修班人才培养计划。该协议是在双方相互了解、支持的前提下的长期合作,为二人台长期发展提供了技术及政策支撑。
王雪威(河北日报驻张记者):今年中国戏曲学院与康保二人台还有那些合作?
姚志强:我们这次的“康保二人台艺术研究院”、“中国戏曲学院教学实践基地”、“中国戏曲学院民族艺术传承基地”的挂牌,是与康保县继续加强合作和促进双方交流的重要体现。通过挂牌,使康保二人台的乡土教材建立起来。另外,我们通过这次采风活动,加上后期的指导、排练,创作一批关于康保二人台的精品剧作。并将这些剧目推上舞台,更深入、更鲜活的展示康保二人台,扩大康保的文化影响。
郑世繁(河北日报):康保二人台的发展壮大,除了好剧本外,能否推出像“刘老根大剧院”这样的舞台?
冯印涛:目前,二人台在全国六个省均有发展,涉及人口1个亿,具有广泛的观众基础,为我们建设二人台大剧院提供了丰厚的土壤。我县二人台大剧院主体已建成,预计年底投入运营。现准备在张家口市筹建康保二人台大剧院,正在选址规划,如条件成熟,我们将在流布区域省会乃至北京建设康保二人台大剧院,推行市场化运作,不断扩大其影响力。在积极推进二人台大剧院这一硬件建设的同时,我县也着力从二人台发展软件支撑上寻求突破,例如:在二人台的学术研究方面,我县正积极争取国家级研究课题;在二人台小说创作方面,已与部分知名作家达成认领课题意向;在二人台资料的整理方面,我县已编纂了成套书籍;在二人台剧目的排演方面,正在向全国征集二人台剧本;关于二人台普及,我县以二人台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媒体“六进”措施,将二人台作为康保的文化元素进行渗透。
谢 岩(张家口日报):长期以来,剧本创作一直制约康保二人台的发展,在没有外出学习条件下,当地年轻编剧人做一些怎样的努力进步会更快一些?
姚志强:就这个问题我讲几点:第一,现在全国都在呼吁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部今年又主推素质教育,素质教育里又主推“体美”两化,“体美”两化里又主推戏曲。北京市将义务教育均衡和戏曲推广挂钩……戏曲迎来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这就需要非常细致、有规格的支撑来培养出好的编剧。作为中国戏曲学院,我们正在做精品课程设置,把精品课程做成视频上传网络,学生们通过网络在家里就能学习。同时双方将通过合作,进一步打通中国戏曲学院和康保创作团队的关节,为康保县从事编剧的人员提供更好的学习平台,并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提升创作水平。
皇甫昱然(张家口市电视台记者):中国戏曲学院与康保县除了人才培养、剧种研究合作外,还有那些合作?
姚志强:剧种的研究和人才培养是当前的主要工作,此外我院和康保在剧目的研发、剧种的文化传承也是重要合作项目。其中包括教材的研发,今后的普及和传承,剧目的研创也属于我们的合作范畴。总而言之,目前主要工作还是对剧种的研究、传承以及人员的培养。
王君(张家口市电视台记者):中国戏曲学院从专业角度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使康保二人台的发展更加兴盛?
尹松健(中戏教育中心教师):我们根据康保的需要,做一些有针对性的设计,直接服务康保二人台发展。并把康保作为我校教师教学实践活动基地,康保的优秀演员也可到中国戏曲学院学习深造,根据二人台艺术特点,选派教师给予专业指导。今后,还将在人才培养、剧目研发、剧种研究和创新传承等基础上进一步合作。
王君(张家口电视台):中国戏曲学院教学有着严格的标准,这些标准会不会影响二人台草根艺术的原滋原味?
姚志强:这个问题是我们办多剧种班的时候,地方政府最担心的问题。我们尽可能做到两点,一是保持原滋原味,二是力促丰富提高。在多剧种人才培养上,学员学习专业基础课、修养课、身段课等,这些课程的学习并不影响剧种本身原滋原味的发展,只会产生更好的融合,使剧种更丰富。戏曲界有男怕《夜奔》,女怕《思凡》的说法,这是规范高强度形体动作和训练脱凡的唱功的两部戏,是多剧种的学员入门的必修课。二人台学员完全可以借鉴。这样既保持了原滋原味,又促进了剧种的发展。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