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在我们无锡流传很广的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清未年代。这个故事的主人翁名叫陈阿尖,是一个汪洋大盗。其盗技是绝对一流的,上至官府衙门,下至深宅大院,只要他知道有东西可盗,没有他不能盗来的。为此,苏州府各县捕快竭尽全力缉捕,均无建树。因为首先虽说陈阿尖此人是名闻苏南的名盗,百姓都知其人,可是官府却没有见过其本人,也就是说官府捕快是个睁眼瞎,就是陈阿尖到了眼前也不知道。其次是无证据,因为此人盗技一流,其躲技也是一流,官府为此对他是束手无策。举一例:有一年隆冬,大雪纷飞,初更时分,陈阿尖就潜入苏州府衙官银库里,盗走金银珠宝若干。而后,将其藏在苏州观前街上的玄妙观前数十丈高的旗杆顶端那个香斗里。而后,空身一人,连夜从苏州步行百把里路,赶回无锡。当时大雪封路,陈阿尖反穿草鞋,踏雪奔袭。黎明时分到达无锡的南门。他在南门的一家豆浆店里喝了一碗豆浆,临出门时,将豆浆店里的一把广勺(广勺是旧时一种舀水的铜制大勺子,)顺手偷走了。等他出门了,主人才知此人就是陈阿尖,出门一看,人不见了,只见一串脚印往苏州而去,知其行速甚疾,故无奈而放弃追踪的念头。早晨苏州府伊得知库银被盗,且根据线索和遗留痕迹,知是无锡的陈阿尖所为,逐快马急令无锡县衙即刻逮捕陈阿尖。无锡县衙的捕快很快得知陈阿尖在南门露过面,待赶到南门知陈阿尖一大早就在此吃过一碗豆浆,然后往苏州去了,因店主给陈阿尖偷去一把广勺,所以影像深刻。无锡捕快顺着脚印一路追踪,到了苏州城里,由此断定,此盗案非陈阿尖所为,因为此人一大早在无锡往苏州去了,昨晚的盗案在时间上推断陈阿尖无作案时间啊。据此,陈阿尖此人反缉捕的能力可见一斑。 随着陈阿尖作案的深入,官府在掌握确凿证据后,画图描形,在苏南广为缉捕,陈阿尖见无路可逃,就在家里烧开一锅滚油,然后从油的上方,右手将一勺冷水往油一倒,其溅出的滚油将他的面烫的全是大燎泡,待泡恙愈,成为满面的大麻子,官府的缉捕又落空了。而且连百姓也不知陈阿尖其人的本来面目了。一次,陈阿尖在无锡北门外高桥的一处民宅豪赌,输的甚惨,有点忘乎所以了,脱口说道“我这把不赢,我就不叫陈阿尖”有密探及时上报,然被捉归案。 由于其罪恶累累,罪证确凿,官衙很快就批杀,验明正身,在法场斩立决。 陈阿尖家境贫寒,是遗腹子,其母含辛茹苦将其拉扯大。陈阿尖对其母是孝心感人的。一日,幼时的他看到一卖鸭蛋的,他将二个鸭蛋分别藏在二个胳肢窝里,人不知鬼不觉,偷回二个鸭蛋。其母看到儿子偷回的鸭蛋,夸其能干,有孝心而后烹煎给陈阿尖一朵快颐。又一次,看到一卖咸鱼的,陈阿尖偷得一条咸鱼,放在背后,然后背靠墙壁,站着不走,别人不知,待人散后,将偷的咸鱼交给母亲,母亲又是格外的夸奖这个好儿子。又有一次,家里炒菜无油,陈阿尖见一卖油的来了,就手里拿着二个石卵,二个手轮流甩着玩,假装将二个石卵掉进卖油的油桶里,他就慌不及思的将双手伸入油桶捞石卵,其手臂上的败絮破袖棉袄也一并伸入油桶,回家后,将油挤干,也足有斤把,其母又是大加夸奖。由此,陈阿尖在母亲的纵容和包庇下,胆子越来越大,偷技越来越精。终成一个大盗,祸害一方。眼看就要落到身首异处的下场。 陈阿在死期来临时,才感悟到,如果幼年时,母亲就及时阻止他的劣行,也许就不至于养虎成患,落到现在的地步。应该说他的醒悟也不无道理,可是他怎么不想一想,成年后,他就不能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自食其力好自为之,这样也就不会落到如此下场啊! 押上法场的陈阿尖,万念俱灰,心中唯痛恨其母,纵子枉法,现在要杀头了。越想越恨哪。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啊! 午时三刻快到,陈阿尖母亲哭喊着到了法场,要为儿子送行。其状可怜哪!一个寡妇,未出生就没了爹,现在成人了,却要杀头了,往后,做母亲的怎么苦渡余生呢?其母亲在儿子面前是呼天呛地,死去活来。此时的陈阿尖,对母亲没说别的,就提一要求,说“母亲,我是吃你奶长大的,我在临死前,你也喂我一口奶吧”其母当即依从,将衣襟撩起,乳头伸到儿子的嘴前,不期,此时的陈阿尖,用嘴将母亲的乳头死命一口咬住,生生将其母的半个乳房咬了下来。其母当时痛昏于地,醒来问起儿子,你为何要如此狠毒。陈阿尖道:如果你当时就拦住我,不让我偷盗,我也就不会今日砍头了,我今生今世唯痛恨的就是你做母亲的啊!其母当时是痛悔交加,垂死于陈阿尖之脚前,比儿子还早走了一步。 这个故事我们幼时长辈是常和我们讲的,用现代教育话来说,就是防微杜渐吧!确实,万里长堤,溃于蚁穴。一旦恶习沾上,再要改正,是很难的呀! [做母亲的,也要以大义为重,一味溺爱,宠爱儿女,其结果适得其反,终成祸害而溺毙后代呀!古时,为儿健康成长有孟母三迁,有岳母盼儿卫国在儿背上刺精忠报国字。这些名训当是做长辈的育儿楷模呀! 从有了这个活教材后,无锡地界自此少鼠辈。个别宵小也是跳梁小丑,不成大患!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