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菜作为一种开胃菜,深得广大消费者厚爱。新都作为“中国泡菜之乡”,其泡菜不仅历史悠久,而且风味独特,早已名满天下。据市工商局(市品联办)在《2013成都市品牌战略暨地理标志发展报告》白皮书中披露:新都泡菜在2013年实现销售额24亿元,带动就业人口1500人,实现人均年收入24000元。
新都泡菜
地理标志双品牌战略
新都泡菜是名优传统乳酸发酵食品,泡菜脆嫩芳香,风味独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解腻、开胃、健身。新都泡菜作为成都名小吃和国家级“星火计划”全国菜篮子工程,先后申报了“新都泡菜”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和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在品牌管理方面,“新都泡菜”地理标志商标注册人成都市新都区泡菜协会建立了三级(传统流通市场、大型企业客户、商超)营销管理机制,确保“新都泡菜”系列产品既能覆盖全国市场,又能针对性地服务于不同客户,真正让新都泡菜进入千家万户。
新都泡菜品牌保护主要有以下措施:一是严格新都泡菜地理标志商标的使用,自2010年新都泡菜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后,凡是使用地理标志商标的企业都需经过新都区泡菜协会的审查授权。二是加强执法检查,工商、农业部门对新都泡菜销售商进行不定期检查,取缔冒充新都泡菜品牌,维护新都泡菜品牌形象。
打造泡菜产业园
实现产量产值倍增
新都区是农业部命名的“中国泡菜之乡”和成都市确定的泡菜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区,有着做大做强泡菜产业的优势和基础。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将四川泡菜“打入国际市场,打响国际市场”要求,为加快推进泡菜产业的发展,积极完善泡菜产业发展机制,新都区政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做大做强泡菜产业的意见》,全力打造新繁泡菜(食品)产业园区,促进泡菜产业不断升级,带动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
充分利用新都区气候、土壤和水质等自然优势以及新都泡渍泡菜的传统优势,积极发挥“新繁”泡菜的老品牌和“盈棚”泡菜、“互旺”泡菜、“真的老”泡菜等后起品牌的社会效应,倾力打造中国泡菜之乡,使之壮大成为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四川·新都泡菜”产业基地。力争通过努力,使新都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20万亩,其中标准化蔬菜基地面积由2万亩发展到5万亩;进一步壮大龙头泡菜加工企业,泡菜年加工量和销售收入实现翻番,分别达到20万吨和10亿元;出口创汇额500万美元,带动农民增收1亿元以上;建成“四川·新繁泡菜产业园”,打响“四川·新都泡菜”产业品牌,建成泡菜产业强区和以蔬菜为特色的全省特色效益农业示范区。
加快提升产业品牌核心竞争力,引导扶持企业争取国际质量、环境安全认证,力争获得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着力开发知名品牌和著名商标产品,在包装上创新,在质量上提升档次;大力推进西部农产品交易中等、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积极拓展泡菜产品进超市、网上订购、泡菜产品专营直销店等市场渠道,逐步形成比较发达的泡菜产品流通体系,将新都泡菜产业推向更广的市场。
历史文化
新都泡菜具有不变色、不变形、不喝风、不生白的品质特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其口味于咸、辣之中略带酸甜,解腻、开胃、健身。
新都民间广为传唱的民谣《一根黄瓜泡满坛》:“眼看那蜞蚂儿身穿兰啊,背上背了个泡菜坛哟。豇豆茄子泡不满啥,一根黄瓜就泡满坛哟,那个新都泡菜啊,味道好哟,顿顿吃饭啥,都不离哟。”新都泡菜是新都人祖祖辈辈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说起新都泡菜,那可是大有来头。公元三世纪中叶,中原地区大乱,群雄并起,汉室后裔刘备在桃园三结义,聚天下精英,后又三顾茅庐,诚请诸葛亮出山相助,火烧新野,血战长坂,于赤壁大捷后率大军入川,来到新繁郡。初来时由于众将士水土不服,进而不思饮食,身体疲乏,斗志锐减。军师诸葛亮十分忧虑,便微服寻找解决办法。寻访中诸葛亮发现,新繁百姓家家都有用新鲜蔬菜加天然香料、料酒和盐,再放入盛有清水的陶罐中泡制而成的泡菜。这种泡菜不但脆嫩芳香,餐桌之上还能令人胃口大开,不愧是一道开胃美食。于是诸葛亮便命人将泡菜带回军中给官兵品尝,众将士果然胃口大开、食欲倍增,几天下来,全军上下士气高昂,再扬军威,打了一系列胜仗,蜀汉最后定都成都,与魏国、吴国形成三国鼎立之势。诸葛亮感叹到:“天府之国,人杰地灵,新都泡菜,天下一绝也。”从此,“新都泡菜”代代相传,名满天下。
品牌企业
展示新繁食品
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成都新繁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利用高新生物技术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的现代食品企业。现已成为集蔬菜种植、加工、销售、出口创汇、科研为一体的现代大型泡菜加工企业。
该公司率先将泡菜工业化、商品化,也是率先通过ISO9000国际质量认证的企业及自营进出口的泡菜企业。公司的主导产品“新繁”牌泡菜,获得“四川名牌”、 “四川省著名商标”、“四川老字号”、“四川省农产品知名名牌”、“四川泡菜精品”、“四川特色泡菜”等多项认定。产品在全国各大中城市8000余家商场、超市、批发市场销售,并出口到了美国、加拿大、日本、新西兰、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