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好汉

家乡区县: 山东省夏津县

    山东人忠厚直爽,外粗内秀,讲义气,受儒家文化的熏陶,特别讲究人际关系和尊卑等级
,爱走上层路线。山东人乡土意识重,地狱自豪感强,不仅在现实中到处认老乡,在网上
“老乡”也成为聚众的招牌。
  实实在在的山东人——与山东人有过接触或交往的外地人对山东人的描述总是:憨厚
而宽容,朴实无华,真诚坦率,朴素爽直,善民宽厚,朴实的就像一棵红高粱。也许有的
精明小气的人会把山东的这种“实在”看成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从头到脚是根直
线,没有一点思想。要是这样,那就是大错而特错了!山东人是有思想的,只是缺少太多
的机智罢了,说白了,就是有经商之能却不精于此道,有文化却不善于辞令。

  听过山东地方戏曲如吕剧,山东梆子,山东快书的人,相信一定会感到这些戏曲除唱
腔优美外,还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即语言质朴,爽快,它们既没有京剧的贵族气,也没有
越剧的书卷气,只是用爽快的语言道出普通百姓的生活,真要说的话它有的恐怕也只是这
一股股的憨气吧。

  论酒量,山东人算不上天下第一,他们绝对喝不了东北人和新疆人那么多,但如果他
们与东北人和新疆人坐到一块,不知底细的东北人和新疆人一定会甘拜下风,原因是山东
人喝酒,能喝八两,绝对不喝半斤,用酒场的话说就是喝酒不胶泥,酒风硬朗,想当年武
松路过景仰岗,人家三碗不过岗,他却连干数碗,照过不误,真是豪迈无比,而这种爽快
,豪迈的岁月抹不尽,洗不掉的。

   山东人特别重视老乡关系,在大学校园中,每到星期日山东籍的同学你来我往,共同
的生活地域,共同的生活背景和氛围,共同的乡音,使这些出门在外的齐鲁学生们在相互
交流中既找到了亲切感,又驱逐心中的寂寞。山东的文化离不开孔夫子,山东人的性格与
他老人家也密切相关,孔夫子教诲人们要“忠义信勇”,给人深刻的还是那一股子的豪气

聪聪(2015-05-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