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书乡,位于文县东北部,地处舍书河流域,东北靠武都县外纳乡,南接临江乡,西靠梨坪乡。南北长16公里,东西宽8公里,地域面积6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地域面积的1.28%,在25个乡镇中倒数第一。乡政府驻地板石,跑距县城100公里,海拔1580米。
舍书乡,历史上曾名“敕书”。据传,宋朝年间,此地百姓贫困僚倒,无力交纳皇粮,而聚众抗粮,后府决定惩罚乡民,后因朝廷下“敕书”一道,赦免百姓钱粮,遂得乡名“敕书”,后演变为“舍书”。
位于东经104°46′46″~104°49′59″,北纬32°57′25″~32°58′32″。地处文县东北部,舍书河流域,东北与武都区外纳乡相邻,南接临江乡,西接梨坪乡,北与武都区磨坝乡接壤。乡政府驻板石村,距文县县城110公里。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1075户,4308人,劳动力2614人。2011年人口出生率8.1‰,人口死亡率6.8‰,人口自然增长率1.3‰。
辖区总面积64平方千米,南北长16公里,东西宽8公里,地域面积61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67.3人。
舍书乡地处秦岭山脉边缘,全乡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地形起伏多山,山大沟深坡陡,境内最高点雷公山(当地人称“马场”)海拔2800米,最低点位于白龙江沿岸的茹家沟口海拔900米。有"一沟两分岔,土地两坡挂,土少石头多,出门就爬坡"的谣谚,村落多在半山,虽有乡村公路,交通仍为不便,自然条件恶劣,为文县贫困面最大的乡镇。
舍书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垂直气候差异明显,形成了亚热带、温带、寒带叠次镶嵌的不同气候类型区,为亚热带北缘山地气候。降雨量少,无霜期短,冬春风大,伏旱秋涝。年平均气温15.2℃,年平均日照时数2080.5小时,年平均降水量223.6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5月至8月,7月最多。境内河流属于长江流域。舍书河自西向东贯穿全境,流量小,流域面积64平方千米,年均流量4万立方米,冬春季节下游时有断流。乡辖区内矿产资源,茹家村蕴藏着金矿,山里坪村有铁矿。水利资源,舍书河贯穿全境,特殊的地理优势,坡陡沟深,水流落差大,至今未被开发利用。
全乡耕地面积8132亩,人均2.01亩,其中水浇地729亩,旱地7403亩,梯田4782亩,经济林果4800多亩,党参507亩,农民人均占有耕地1.68亩。农业总产值从1949年的50000元,增加到1978年的50万元,2011年全乡农业增加值达到1121万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0.001 %。
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洋芋和其它杂粮,经济作物有花椒、核桃、党参,黄芪等。乡境内野生牡丹较多,根部之皮可以入药。2011年,全乡经济总收入1121万元,粮食总产1354万吨,农民人均占有粮313千克,农民人均纯收入1380元。畜牧业以生猪、家禽养殖为主,生猪饲养量2000头,年末存栏900头,羊饲养量1000只,年末存栏600只,牛饲养量100头,年末存栏80头。辖区内有经济树种油橄榄、花椒、核桃。2011年油橄榄面积1620亩、核桃面积800亩。
2011年末九年制学校1所,村学2所,在校教师32人,在校学生49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9%,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小升初升学率100%,九年制义务教育覆盖率100%。2011年末卫生院1所,村卫生服务室10个,住院楼1栋、床位18张,专业卫生人员6人,固定资产总值100万元。全年完成诊疗4210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8.9%。2011年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3户18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757户1223人,医疗救助26人次,五保供养19人。新建五保家园两个。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1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85.2%。年末全乡户籍人员养老保障覆盖率92.7%。
http://www.wutongzi.com/
http://www.wutongzi.com/kan/gansu/longnan_wenxian.html
http://abc.wm23.com/gangzi_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