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网纵横交错、公园星罗棋布、道路绿意盎然,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5%、绿地率达到40%、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5m²……记者从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获悉,《成都市绿地系统规划(2013-2020)》(以下简称《规划》)已于日前正式出炉。按照规划,到2020年,成都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绿化指标标准,广大市民将享有布局合理、绿量适宜、生物多样、景观优美、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
对标城市发展 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城市绿地系统是建设城市生态环境、维护城市生态安全的重要因子,在改善大气质量、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隔离噪音、防灾避险、协调城市中人与自然的共存关系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据成都市林业和园林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04年编制完成的《成都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3-2020)》至今已有10年,期间,成都的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绿地系统的空间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特别是成都环城生态区和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的确立,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成都市绿地系统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使城市发展与绿地系统建设紧密配套,进一步发挥绿地系统美化人居环境、维护生态健康、丰富市民生活等功能,成都市在上一版绿地系统规划的基础上,全面对接和落实《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编制了新版《成都市绿地系统规划(2013-2020)》。该《规划》从传统的以城市绿地为主,转向以区域为基础、城市为重点、郊区为依托,调整、完善了全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与指标体系,从空间上对全市域范围的绿色空间进行统筹安排,为建设美丽成都提供支撑。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