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巴纸,顾名思义,是指用于抄写东巴经书的纸张.这种纸张,厚实、耐磨、防虫蛀、较光滑、呈象牙色.经抄写后由于长时间在烧有火的房屋里翻用而被烟熏的缘故,会变成古铜色,有古色古香的样子.
工艺简介折叠编辑本段
东巴纸是纳西族东巴祭司用来记录东巴经和绘制东巴画的一种专用纸,是一种十分珍稀的少数民族手工纸。也是一种非常神奇的东西:采用纳西族地区特有的高山野生稀有植物丽江尧花制作,经过数十道东巴家传的手工工艺制作而成,是中国所有的手工纸中最厚的,耐磨损,在中国传统的手工纸中,唯有厚实的东巴纸可以双面书写,因为尧花有微毒,所以东巴纸具有抗虫,抗蛀,保存时间特别长的特性,可达八百年至千年,纳西族民间有东巴纸纸寿千年的说法。
东巴纸是一种古老的造纸工艺制作的纸,用的材料是云南当地特有的一种树(木材)植物纤维相当丰富,所以东巴纸的韧性很强,据传佛教经书所用的纸就是东巴纸,有千年不腐之说。
工艺起源折叠编辑本段
创制于唐朝(公元六一八--九零七年),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由云南·丽江 纳西少数民族创制,以天然树皮为原料,以手工精心加工而成,工艺完全沿袭唐代的特点。
工艺特点折叠编辑本段
其纸厚实,纤维粗、抗蛀性强,经久耐用,在自然条件下保存近千年而不朽,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
最原始的手工造纸,有人类手工造纸“活化石”之称。
东巴纸工艺折叠编辑本段
东巴纸是古时东巴专用,用以书写东巴文字的纸张。其工艺纯属手工作坊,只有出自此作坊的东巴文字,才是原汁原味,富于魅力的。东巴纸由和圣文老师的祖先在300年前发明自制的,失传10多年后,又由和老师重新恢复了东巴纸的生产,并在传统基础上发展了书画纸、装裱、高档名片、压花书签、压草封活面藏经纸等系列,它工艺精美的质地、防虫驻的特点,深受国内外用户好评。
源于自然,还源于自然,作为东巴文字载体的东巴纸,其古朴、深奥、神秘与东巴文化一道绽放奇彩。国之奇宝在召唤你,远方的朋友。
纳西族的东巴经,因其又被称为“全世界惟一活着的象形文字”书写和经文内容所包含的多样性而饮誉海内外.而这种特殊文字和经书得以自古保留至今,“东巴纸”的作用如同书写他们的人和笔墨一样,功不可没.当然,纳西族的东巴文字和经籍,也并非从一开始就记载在纸上,它也是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变化.这种历史的变化,表明了纳西先民们的认识和发明创造的阶段性,也反映了各民族的相互交融以及文化的相互交流.比如,东巴文字,纳西语叫“森究鲁究”,意即“刻在石头和木头上的文字”,这当是在创文字之初,由于受物质条件和认识事物的局限,使得先民们选择了生活中最为常见和最为普通的、随手可取的物质作为记录之物的表现.由于东巴经及其内容也不是某一个时期一撮而就,一成不变,它也是不断增加新内容形成的,因而反映在东巴经中的一些内容,如不少经书中间接出现的“在木牌上写字,在样树皮上写字,在麻布上写字,在纸上写字,”
工艺探索折叠编辑本段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在推动人类文明发展中起了重大作用。现代纸张生产已进步为机器制造,但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还保留有原始手工造纸。其中纳西族的东巴纸,因承载着纳西象形文字,书写了卷帙浩繁的东巴经卷,颇负盛名,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然而,东巴纸生产的现状如何?如何起源?有哪些传统经验?怎样保护和弘扬这一珍贵的传统工艺,尚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目前,纳西族地区保留传统东巴纸生产的地点仍有多处,颇受关注的是丽江市玉龙县的大具和迪庆州香格里拉县的白地。近年来,笔者对两地东巴纸生产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并在白地采用了参与性调查方法,对东巴纸制作技术增加了了解,增长了知识。随后,笔者自备工具,利用传统工艺备制东巴纸,并对东巴纸的制作方法进行了大胆革新,既保持了东巴纸固有的特点,又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在保护环境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一、东巴纸生产的现状(一)白地东巴造纸白地是香格里拉县三坝纳西族乡的一个村民委员会,位于哈巴雪山东麓,有一条旅游环线公路经过村庄。西北距县城101公里,东南至虎跳峡80公里,白地白水台是中国闻名遐迩的风景名胜。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