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南沙港
霍英东晚年大力投资故乡番禺南沙,昔日该处被讥为“番禺的西伯利亚”,但霍英东认为当地可连结西面江门一带,与中国政府商谈合作,国务院1993年批准开发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计划耗资逾百亿元。霍英东当时与多个财团捐款建造虎门大桥,使江门一带往东的行程缩短近102公里,毋须绕道广州,之后又兴建客运码头,使香港至南沙的航程只需1小时15分钟。
不过,南沙由荒芜之地崛起,波折重重。当年“南沙68号”建成后,中国政府拒绝发牌,并突然要求缴付逾百万元的“堤围费”,事件扰攘近一年,后来由他捐款1000万元兴建的洛溪大桥亦发生收费风波,当地政府声称无收过捐款,要向市民征过路费偿还银行贷款,事件最后闹大,番禺政府才肯让步。
自1998年开始,霍英东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发展占地250公顷的南沙资讯科技园,首期由霍英东出资3亿元发展,吸引多家大型公司如丰田车厂进驻。2005年霍英东进一步向科大捐款8亿元,当中5亿元为配合南沙科技园发展,科大已在南沙觅地开设教研院,取录约600名研究生,加强科研工作。
体育发展
霍英东热爱足球,早年组织“有荣小足球队”及“卓然队”,更亲自落场在湾仔修顿球场与其他小型球队比赛。及后更成立东升足球队加入香港甲组足球联赛,亦曾长时间担任香港左派球会愉园体育会会长一职。1970年出任香港足球总会会长,成为首位华人会长。霍英东更曾获得两届全港网球双打冠军。
1958年8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鉴于不少国际体育组织均视中华民国为代表中国的合法政府,与国际奥委会断绝关系,同时北京方面也极力反对国际上将台湾视为独立国家,继而在其他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失去会员席位。霍英东在1970年代游说中国大陆再踏国际体育的门槛,取代中华民国并以中国的名义取得会席,并协助中国重返国际体坛。
1978年,他联同其他亚洲和非洲国家成立世界羽联,并以自己位于中环毕打街的公司作总部。世界羽联和国际羽联其后在日本谈判,会前不眠不休地商讨要点,霍英东亦参与谈判。从1979年中国重返国际奥委会,至1984年由许海峰击落中国的奥运“第一金”,霍英东在1984年10月以一亿港圆成立“霍英东体育基金会”,并以此名义捐赠金牌[10]予中国奥运获奖运动员、或兴建不同的运动设施,最著名的是北京亚运村里面的“英东游泳馆”。1992年中国首次申办2000年奥运,但最后不敌悉尼,当时有人担心霍英东会自杀。霍英东投资兴建的“英东游泳馆”在奥运会时是重要的比赛场馆,负责水球的全部比赛以及现代五项的游泳部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