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道乃明代驻扎于巴县、达州、涪州的道台的普通称谓,清代专指驻扎于巴县的分巡兵备道。但见诸官书文札、史乘著述的,极不一律,如“分守上下川东道”、“分巡上下川东道”、“抚治道”、“川东兵备道”、“川东兵备副使”、“重夔兵备道”等,在1891年重庆开埠通商后,川东道还被称为“重庆海关道”。
川东道乃明代驻扎于巴县、达州、涪州的道台的普通称谓,清代专指驻扎于巴县的分巡兵备道。但见诸官书文札、史乘著述的,极不一律,如“分守上下川东道”、“分巡上下川东道”、“抚治道”、“川东兵备道”、“川东兵备副使”、“重夔兵备道”等,在1891年重庆开埠通商后,川东道还被称为“重庆海关道”。其名称之繁杂,大致因明代有守道、巡道、兵备道之分的缘故。这些道名又来源不同。统治者之所以设道治理,目的在于方便对地方的弹压和控制,或为防止地方权力过大,或由于地方疆域过大而鞭长莫及,正所谓“直省幅员辽阔,两司鞭长莫及。初设左右布政、参政,按察副使、参议、佥事等官,分治各道”。川东道之设亦然。
管辖巴县、江津县、长寿县、城口县、綦江县、南川县、永川县、荣昌县、铜梁县、大足县、璧山县、武胜县、合川县、江北县、奉节县、巫溪县、巫山县、云阳县、万县、开县、达县、宣汉县、开江县、渠县、大竹县、万源县、忠县、酆都县、垫江县、梁山县、酉阳县、秀山县、黔江县、彭水县、石砫县、涪陵县等36县。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