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县,古皖之源。[1] 素有“皖国古都、二乔故里、安徽之源、京剧之祖、禅宗之地、黄梅之乡”的美誉。地处安徽省西南部安庆市、大别山东南麓,呈“七山一水两分田”的地貌特征,是全国粮食大县和安徽省十大药材基地县。[2] 舒席、雪湖贡藕、胡萝卜、石耳、生姜、天柱剑毫、瓜蒌子等名优特产闻名遐迩。花岗石、瓷土、优质黄砂、铁精砂、金红石、水能等蕴藏量十分丰富。
潜山在周朝时,为皖国所辖、皖国都城就在今潜山县城,东汉献帝初平末年(公元193年),庐江太守陆康为远避战乱,将庐江郡治迁至皖县城。此后,袁、曹、孙三家交替据有此地,皖城遂成为兵争的重镇。唐时,潜山县曾为舒州治所。明洪武元年,置潜山县迄今,首任潜山知县张江,设县治于潜山县城。
中华民国初年,安庆府被废,潜山县直属安徽省:1949年4月称皖北行署安庆专区潜山县,至1979年底,改安庆专区为安庆地区,再后又改安庆地区为安庆行署,九十年代,地市合并为安庆市,潜山县相沿隶属之。
古皖之源
皖公,安徽之祖、春秋时期皖国的仁慈君主、皖山皖水皖地皖人皖城、安徽简称“皖”的由来。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