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口腔

家乡区县: 定安县

海南话(Hainanese),又称琼语,是汉语方言之一,属汉藏语系汉语闽南方言,与雷州话,潮汕话同属姐妹系语言。南宋末期,几十万福建莆田人为躲避蒙寇骚乱屠杀内迁至海南岛,由于海南岛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海南话受外界语言干扰较少,大量的古汉语词汇和语调亦得以保存至今,可谓是“古汉语的活化石”。海南话的书写形式是汉字,说写保持一致。海南话(Hainanese)的专业名称是海南闽语,属汉藏语系汉语闽南方言,全省约有600万人使用,约占全省总人口的80%。海南话以文昌腔为主,是海南省使用范围最广、使用人口最多的方言,主要分布在海口、文昌、琼海、万宁、定安、屯昌、澄迈等市县和陵水、乐东、东方、昌江、三亚、琼中、五指山等市县的大部分地区以及雷州半岛、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美国等琼籍华人聚居地区。在不同地方,海南话语音和声调可能存在某些细微差别,但基本上不妨碍正常交流。从实际使用情况来看,文昌口音的海南话影响最为深远,由于琼闽南文化的第一站就是文昌。海南一般电视广播以文昌腔为主,东南亚华侨也主要是文昌腔为主。
海南话是传统汉语的继承者之一,至今仍然保存着传统闽南语的许多鲜明的特征(例如入声)。
海南话在不同地区,语音、声调、词汇存在一定区别。一般说来,琼北地区的海定片、琼东地区的文琼片及万陵片之间交流起来问题不大,琼北、琼东各片与南部的崖州片、西部的昌感片之间交流起来难度则较大。自建国以来,海南话以文昌口音的语音作为标准音,用于省电视台、广播电台的海南话新闻播音,以及用于省内各市县琼剧团的琼剧演唱。
2历史

大约在3000多年前,古百越族的一支从两广横渡琼州海峡到达海南岛,这就是今天黎族的祖先。南宋末年,因逃避战乱以及闽南沿海的天灾、人口过剩,几十万的闽南莆田、泉州、漳州、广东潮州人移民到现在的海南岛,带来了古闽南语和闽南、潮汕文化,促进了海南话的形成。后来,汉族、苗族、回族等民族相继移居海南,逐步形成海南今天多民族聚居社会。经过历史演变,各民族的某些特征在不断被同化,但是作为本民族最基本特征的方言被世代保留和延续下来,形成了今天众多的海南方言,其中使用最广泛的是海南话。
3分布地区

海南话(Hainanese)主要分布于海南省大部分地区以及海外琼籍华人地区,全球使用人口约一千万左右。全海南省有600多万人使用,约占全省总人口的80%,是海南省使用范围最广、使用人口最多的方言,主要分布在文昌、琼海、万宁、定安、屯昌全境,澄迈北部沿海以外的地区,海口西北部以外的地区,陵水、乐东、东方、昌江、三亚、琼中、五指山等市县的部分地区,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美国等琼籍华人聚居地区。
4特点

海南话有一套非常完整的语法和发音,海南话里有内爆音(implosive):[ʔb]、[ʔd]。在普通话和全国各种地方方言的发音系统里,是不多见的(在特殊情况下的感叹字“啧”是例外)。对外地人来说,学习内爆音需要认真学习与训练才能掌握。因为这意味着在发一个音节的过程中要先短暂吸气然后才送气,感觉十分艰难。不是从小训练,很难掌握。
5戏歌

琼剧

琼剧,又称琼州剧、海南戏,是中国海南省的民间戏曲艺术。琼剧是南方戏剧的其中一个支系,主要以海南话为戏曲语言,因此流行地域亦仅限于海南岛及两广之间。琼剧是当地的本土文化象征之一,相信已有一段颇长的历史,但实际起源时期却难以考知。
琼剧亦称“琼州戏”、“海南戏”,与粤剧、潮剧和汉剧同称为岭南四大剧种。琼剧历史悠久,是流行于海南省、广东雷州、高州和广西合浦一带的地方剧种,由潮剧、闽南梨园戏吸收当地人民的歌谣曲调发展而来。
琼剧是在海南流行的杂剧(源于弋阳腔)的基础上,吸收闽南戏、徽调、昆腔、潮州正音戏、白字戏(潮剧)、广东梆黄、和海南民歌、歌舞八音、傀儡戏、道坛乐曲等逐渐形成的一个弋阳腔支系的地方剧种。琼剧曾经流行于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还被称作“南海的红珊瑚”。
海南八音

海南八音是海南主要的本土器乐,因采用八大类乐器演奏而得名。八大类乐器为:弦、琴、笛、管、箫、锣、鼓、钹。海南俗称的八音乐既包括乐器、乐曲,也包括乐队。海南八音乐曲丰富,按习惯分为大吹打、锣鼓清音、清音和戏鼓四类,目前收录有历史遗传下来的乐曲达500多首。有汉唐以来我国古音乐的遗韵,有很高的音乐研究价值。它植根在群众之中,乡土气息浓郁,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形式,是农民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目前,海南八音已被列为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海南话歌曲

近年来,海南话派系原创翻唱流行歌曲在海南本土流行的热潮。海南本土音乐开始在本岛大行其道、大放异彩。这本土风的兴起,是海南年轻人音乐梦想的起点。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时代,梁丹青、冯磊演唱的海南话歌曲已被不少海南人所熟知,并在街头巷尾传唱。梁丹青的《父母的叮嘱》、《海南,我可爱的家乡》,冯磊的《三姐》、《老家海南》等,都是那时海南话歌曲的经典。海南新闻网都市情感频道特地推出了“海南话原创翻唱金曲大全”特别专辑。从网络上、在大街小巷中,人们总会听到各种各样翻唱或原创的海南话歌曲。海南话的常用声母(不包括零声母16个)、韵母(55个)、声调(8个):
声母:
海南话拼音声母----国际音标--------------例字
1、m---------------------[m]----------------【毛】
2、 l--------------------- [ l ] ---------------【罗】
3、p/f-----------------[pʻ]/ [ f ]-------------【婆】
4、s---------------------- [s]--------------- 【床】
5、d---------------------- [t]----------------【装】
6、dd -------------------[ʔd]---------------【刀】
7、bh/v----------------[b]/ [v]--------------【无】
8、bb-------------------- [ʔb]-------------- 【波】
9、 g--------------------- [k]----------------【哥】
10、gh------------------- [g] -------------- 【鹅】
11、n -------------------- [n]---------------【二】
12、ng--------------------[ŋ]---------------【俄】
13、z ---------------------[ts]---------------【钱】
14、dz------------------ [dz]/[z]------------【余】
15、h-------------------- [x]----------------【可】
16、hh------------------ [ɦ]/[h]------------【好】
韵母:
以元音收尾(17个):a阿、e下、i衣、o喔、u有、ai爱、au后、ia赢、io羊、iu油、oi鞋、ou乌、ua换、
ue画、ui黄、uai(歪)、iau妖
以鼻音收尾(14个):
-m尾:am暗、im音、om唵、iam阉
-n尾: an安、in因、un温、uan弯
-ŋ尾:aŋ红、eŋ英、oŋ翁、iaŋ央、ioŋ(凶)、uaŋ王
以入声韵收尾(24个):
-p尾:ap盒、ip(立)、op、iap(粒)
-t尾:at抑、it忆、ut核、uat挖
-k尾:ak沃、ek益、ok沃、iak约、iok(竹)、uak(啄)
-ʔ 尾:aʔ鸭、eʔ轭、iʔ(铁)、oiʔ学、uʔ(秃)、iaʔ(夹)、oiʔ(雪)、ioʔ(药)、uaʔ(活)、
ueʔ(血)
声调:
诗(阴平/第一声)—— di1
时(阳平/第二声)—— di2
死(阴上/第三声)—— di3
四(阴去/第四声)—— di4
是(阳去/第五声)—— di5
视(混去/第六声)—— di6
失(阴入/第七声)—— dit7
实(阳入/第八声)—— dit8

陈荣发(2015-05-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