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大足田家炳中学(原重庆市大足第二中学校),坐落在世界文化遗产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AAAAA级风景区、举世闻名的“石刻之乡”——大足县城南郊。学校占地167亩,建筑面积50342平方米,校园分区科学,建筑壮观大气,设施配套先进,环境优美宜人。学校现有高中教学班 57个,在校生4600人,教职工201人,师资结构合理,领导班子年富力强、 团结合作、求真务实、开拓创新。2008年成功创建成为市级重点中学。
学校文化氛围浓,发扬了“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办学精神,构建了“求真求实、立德立行、至善至美”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学达德彰”的校训和“和谐严谨,守正维新”的校风。
学校管理思想新,确立了“思想管理为先导,目标管理为核心,常规管理为基础,科学评价为激励”的管理思想,落实了“关爱 严格 民主”的管理方式,实施了“校长分管、处室协调、年级负责”的管理模式。开设了除高考科目外的音乐、美术、形体、心理咨询、书法课程,真正实现了素质教育在高中教育中的开展。
学校德育工作实,坚持了“以德为先、养成为重、和谐发展”的德育思路,落实了“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育人目标,做到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
学校科研效果好,注重了“问题就是课题、教学就是研究、效果就是成果”科研思路,推进了课堂教学改革,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2009年12月,学校承接的市级课题《语文教师读写及教学能力发展与评价研究》已圆满结题,并承担了县级课题《高一年级初高中学科教学衔接研究》,课题研究正热烈的展开。继2008年的《尝试成功》之后,校本教材建设再添锦花,2009年,成功推出《走向成功》系列丛书之《杏坛求真》。
学校质量提高快,办学61年来,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有重庆市教委主任、教育学博士彭智勇,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遗传基因研究员邓世萍等一大批杰出人才。高考上线率尤其是重点和本科上线率逐年提高,多次获得“大足县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一等奖”奖励。
学校办学成绩多,是全国体质健康网络监测点校、市级文明单位、市级安全文明校园、市卫生与健康促进示范校、市级模范职工之家、市级民主管理示范校、市田径传统项目学校、市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市中小学体育教学常规优秀学校、大足县信息技术示范学校等。
倡导文明新风,共建和谐校园
大足田家炳中学 莫光荣
两年来,根据《重庆市文明单位建设与管理办法》,在争创市级文明单位工作中,学校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县委、县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就两年来的创建工作总结如下:
一、 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明确创建工作要求。
1、 成立了以校长为首的创建领导小组。
2、 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提高创建工作认识。
3、 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明确要求。
二、实施德育优先战略,不断增强德育实效。
学校确立 “以德为先、养成为重、和谐发展”的德育思路,树立 “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的育人目标,狠抓学生的养成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注重了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民族精神、诚信教育、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突出了德育的内容。学校重视优秀学生群体的培养以及家长在学生教育中的作用,改变家长会的形式,建设互动的网络化的家校合作关系。建立完善了《日常行为规范》评比制度,促进了良好校风和班风的形成。注重了德育的效果。
三、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一)突出教育特色,提高教师思想道德修养。
我校制定了《大足田家炳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出了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责任等具体要求;强调了教师形象和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教育中的特殊性和重要作用,号召全校教师发扬敬业、探索、博爱、进取、奉献五种精神。
(二)拓宽教师成长空间。
1.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中心,以培养年轻优秀骨干教师为重点,以“德才兼备,一专多能,重视实践,勇于创新” 来要求教师,按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使用教师,从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方面培养教师。
2.坚持了“好带新”原则:凡是新教师到校,必须签订拜师协议,结成“一帮一”对子;好教师要对新教师进行全面指导。
3.促进校际交流,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
(三)加强校本培训,打造和谐教师队伍
我校围绕教师观念、文化修养和业务能力进行一系列校本培训。同时,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让教师得到锻炼。并出台了教育成果、教研成果的奖励办法。
(四)以教育科研为载体,打造科研型教师。
学校完成了国家“十五规划”子课题《如何有效引导学生提问的策略研究》、国家级课题一级子课题《语文教师读写及教学能力发展与评价研究》等的结题并出成果。
四、认真建设校园文化,
(一)建设校园物质文化
(二)建设思想制度文化
传播了先进文化;构建了办学理念的思想文化体系;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提炼了办学思想和办学精神。
(三)建设校园活动文化
学校以校园广播站,校刊《心海》为主阵地,以“心海”文学社、书法协会、广播通讯社等组织为主体,以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为载体,以班级文化建设为细胞,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五、在支助与帮扶中培养师生的爱心
一是建立贫困生档案和支助体系,二是积极开展向县教职工危重病人基金捐款和慈善捐款活动,在形式多样的捐款帮扶活动中,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
总之,大足田家炳中学文明工作的创建,凝聚着上级领导的厚望和关怀,倾注了全校师生的智慧和热情,展示了大足田中人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精神。我校将一如继往地内强素质,外树形像,倡导文明新风尚,建设和谐新校园。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