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懿荣字正儒、正孺,一字廉生、莲生,谥文敏,生于1845年,山东福山人。世为望族,祖父任山西巡抚,其祖在他幼年逝世后家道中落。生活虽然清苦,但他笃爱古书器物碑版图画之属,可悉数收入以购之,处极困之时则可典衣以求之。当然,这种举动得到了其妻黄氏的赞成及支持。
1874年秋王懿荣受病疟所苦,黄夫人力疾奉汤药,焚香吁祝,日夜不寐,当王懿荣渐渐康复时,黄夫人却已心力日瘁,益备不支。之后,每逢秋冬之交,黄夫人就会大呕血,病情越来越严重。1880年王懿荣考取殿试二甲第十七名,赐进士出身,然而,黄夫人却早在三年前逝世了。
1894年王懿荣奉旨署理国子监祭酒。国势垂危,内忧外患,王懿荣愁虑彷徨,眠食俱废。1896年他的母亲过逝了,他在写给次子的信中表明,吾父母已不能奉养,此后之致身君国者,赴汤蹈火亦不敢辞,殉国之念始。
王懿荣至今让人津津乐道的是他发现甲骨文的传奇故事。据说光绪二十四年(1898)王懿荣因患疟疾,仆人到北京城外菜巿口的逵仁堂捉药,他的好友刘鹗在检查药包时发现一味叫「败龟版」的药上刻有隐隐约约的字,两人细看后认为这是十分珍贵的古代文字,于是,王懿荣便把北京中药铺中的败龟版收购一空。后来消息传出,甲骨便成了古董商搜求的对像。另一种说法是在庚子年(1899)有位叫范维卿的古董商人,在河南小屯收购到一些甲骨,便带了十二片甲骨到北京给收藏古董、精通金石闻名的王懿荣看,王懿荣见之大喜,便以优厚的价格购买之。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夜半洋兵攻东安门,他徘徊于庭院,身为清朝大臣,念两宫之惊扰却不能入卫。翌日清晨他书绝命词一纸曰:「主忧臣辱,主辱臣死」。王懿荣殉国的心意十分坚定,最后终于投井自尽了!他的妻子谢夫人,带着长媳张氏,相从投井而亡。
王懿荣从发觉甲骨文到去世,其间不过一年多,并没有时间摸索及探讨甲骨文。在他死后,其长子王翰甫将他收藏的甲骨转售给刘鹗,1903年刘鹗将他所有的五千余片甲骨片中,精选一千多片拓印成书,《铁云藏龟》是第一本将甲骨著录出版的书藉,使世人大开眼界,认识商代古文字的存在。后来投入甲骨文研究的著名学者有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郭沬若等人,使甲骨成为一门有系统的学科。发现甲骨文的王懿荣,当然功不可没!
《甲骨学一百年》:王懿荣小传
王懿荣(1845-1900),山东福山人。字正儒,号廉生,我国清末著名金石学家。《清史稿.王懿荣传》云"懿荣泛涉书史,嗜金石,翁同和、潘祖荫并称其学"。他1899年第一个认识并有意识地购藏殷墟甲骨文(关于甲骨文发现年代和它的第一个发现者,学者间存有有争论。经王宇新的全面考证,1999年为甲骨文被认识和有意识购藏之年,王懿荣为它的第一个发现者无疑。见王宇信:《关于殷墟甲骨文的发现》,《殷都学刊》1984年第4期;崔志远:《关于殷墟甲骨文发现的通信》,《殷都学刊》1985年第2期)被誉为甲骨文之父(吕伟达:《甲骨文之父--王懿荣》,山东画报出版社,1995年)。
王懿荣于清光绪六年(1880)考中进士,授翰林。他酷爱金石文物,在《天壤阁杂记》中说,"天下之地,齐青一带,河陕至汉中一路,皆古董坑也。余过辄流连不忍去"。1881、1882年,他在山东、陕西、四川等地大量购求文物。王懿荣为官清廉,搜购文物,"固未尝一日有巨资。处极困之时,则典衣以求之,或质他种以备新收,至是以居丧奇窘,抵押市肆至百余种。然不愿脱手鬻去也"。(王崇焕辑:《王文敏公年谱》二十三年丁酉五十三岁条,《中和》,第四卷七期。1943年7月)《王文敏公年谱》(即王懿荣年谱)记:"公性嗜古。凡书籍字画,三代以来之铜器印章泉货残石片瓦,无不珍藏而秘玩之。钩稽年代,补证经史。搜先达所未闻,通前贤所未解"。王懿荣搜集和研究了很多古代文物,又经常与当时著名的金石学家陈介琪(簠斋)、潘祖荫、吴大征、胡石查等一起切磋学术,因而王懿荣对文物鉴定和文字的考释有较高的造诣。其主要著作有《汉石存目》、《六朝石存目》、《王文敏公遗集》(八卷)等。正因为王懿荣对我国古代文物有着精深的研究,因而当1899年"估人"携甲骨至京师、"公审定为殷商故物,购得数千片,是为吾国研究殷墟甲骨文字开创之始"。(王崇焕辑:《王文敏公年谱》二十年己亥五十五岁条,《中和》,第四卷七期。1943年7月)自此以后,殷墟甲骨文才从"龙骨"变成了珍贵的古代文化研究资料,避免了我国这一古代文化艺术珍品被继续当作"药材"而"吃掉",从而大量遭到"灭汤"之灾的人为的毁灭。王懿荣鉴定和购藏殷墟甲骨文,对保护和发扬我国古代文化遗产和甲骨学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页献。王懿荣还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位著名的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爱国主义者。1894年甲午海战以后,日本占领朝鲜,出兵我国东北并占领旅顺。1895年1月,日本攻陷山东荣城,以全部海军包围威海卫。当时,51岁的王懿荣任南书房行走、国子监祭酒, "以回籍办理团练人奏",得到皇帝的批准后,他"当即由京驰驿前往济南,会同山东巡抚商酌防务后,遄赴登州防次"。(王崇焕辑:《王文敏公年谱》二十一年丁未五十一岁条,《中和》,第四卷七期。1943年7月)但不久《马关条约》签订,清廷丧权辱国,王懿荣与日本侵略者决一死战的壮志未能实现。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身为办理京城团练大臣的王懿荣,见"大势已去",又于7月20日"翌晨传闻銮舆西狩",慈僖与光绪已仓惶逃向西安方向,遂决定以身殉国。他"吞金二钱不绝。复仰药仍不绝,遂入井"(参见王宇信:《甲骨学通论》,第35-4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而死,成为一位视死如归的伟大爱国主义者。为了纪念这位诚挚的学者和伟大的爱国志士,在王懿荣的故乡山东烟台福山建有"王懿荣纪念馆"。一部以王懿荣一生经历为素材,再现他作为甲骨学者和民族英雄伟大形象的电视剧《甲骨魂》,于1987年拍成,并在当年9月河南安阳召开的"中国殷商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上首播。此外,吕伟达就王就荣的生平及学术成就,写有《甲骨文之父--王懿荣》,已于1995年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此外,《王懿荣文集》也在1999年编讫出版。如此等等,表达了中国人民对王懿荣的怀念与尊敬。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