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简介——渝东南经济中心(上)

家乡区县: 重庆黔江区

 一、基本区情 黔江地处武陵山腹地、渝东南中心地带,集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边远山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区于一体,是重庆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渝东南中心城市,也是国家《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定位的武陵山片区6个中心城市之一。1988年成立四川省黔江地区,辖石柱、彭水、酉阳、秀山、黔江5个少数民族自治县,1998年撤销地区设立黔江开发区,履行原地区职能;2000年9月,撤销黔江开发区和黔江自治县,设立黔江区。全区幅员面积2402平方公里,下辖30个街道镇乡,总人口54.9万人,其中以土家族和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73.3%。

近年来,黔江在重庆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得益于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武陵山片区连片扶贫攻坚和重庆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等重大政策机遇的强力推动,经济社会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2014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186.3亿元,同比增长10.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200亿元,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78.7亿元,增长10.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6.1亿元,增长1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8亿元,增长1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0.1亿元,增长15.6%;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2388元和7878元,增长11.3%和13.5%。

进入发展新阶段,我们立足自然生态优势,提出了“以生态为本,抓特色优势,走差异化发展道路”的发展思路,力争到2016年实现基本建成渝东南中心城市和在渝东南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两个核心目标”;重庆在实施主体功能区域发展战略中,将黔江定位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中的唯一重点开发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将紧紧围绕“两个核心目标”,立足区域功能定位,把特色品质城市建设作为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大力实施工业强区、城市东进、大通道建设、生态发展“四大战略”,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努力实现全区经济社会提质增效升级。

二、发展情况

(一)基础设施方面

对外交通。交通以前是制约我区发展的最大瓶颈,现在成为了支撑我们发展的最大优势。我们建成了集“铁、公、机”于一体的综合交通。航空方面:武陵山机场开通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昆明、重庆等6条航线,形成了“米”字型航线网络,拉近了黔江和外界的距离。2014年武陵山机场实现旅客吞吐量近12万人次。铁路方面:我们迈入进入铁路枢纽和高速铁路建设时代。2006年渝怀铁路建成通车,今年,渝怀铁路二线、黔张常铁路也将开工建设,黔毕昭铁路、黔恩铁路、铁路客货枢纽项目已经列入国市“十三五”建设计划,黔江至重庆主城高速铁路获市委、市政府支持,争取按时速350公里设计。黔江北铁路客运站房规模提高到1.2万平方米,渝怀二线货场规模提高到400万吨/年。高速公路方面:除了渝湘高速公路穿城而过以外,正在修建的黔恩高速公路今年国庆前将建成通车,高速公路将在黔江形成“丁”字口。另外,黔石高速公路正在招商业主,到时建成后黔江将形成“十”字口。

对内交通。最近三年,按照4.5米宽的标准,修了1000公里的通村公路,同时,还安装了400公里的安全护栏“生命工程”。此外,我们基本上把各个各乡镇片区的主要通乡公路都进行了翻修。去年,马喇片区等3条干线公路升级改造工程已经全面完工投用。

水利。建成一批重点骨干水利工程,成功创建全国农村饮水安全示范区和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区。目前全区水利形成了一个合理布局,黔江的用水保障已经超前。生活用水:3000万方的小南海补水工程已经打通隧道,小南海干渠整治工程已经全面完工并恢复供水。现在,我们小南海有1亿方的水,加上洞塘水库和城北水库两个各1000万方的蓄水量,包括新城在内的城市供水没有问题。工业用水:3000万方的太极水库枢纽工程全面完成,600万方的瓦窑堡水库完成前期工作。农村用水:保障石会片区用水的1000万方的老窖溪水库开工建设;保障马喇片区用水的1200万方的罗家堡水库已通过规划评审。

能源。一是电:与市电力公司签订战略协议,国电与乌电实现联网,建成国地电网220千伏联网通道,农电改造的投入力度明显加大,达到3000-5000万/年,为农民生活生产用电提供了保障。2015年,我们将新增1座500千伏、1座220千伏、3座110千伏和6座35千伏变电站,还将建设一条500千伏输变电站和彭水至黔江220千伏双回线路。二是气:2013年修通利川到黔江的天然气管道,日供30万方,在渝东南率先解决天然气用气问题,现在民用基本没问题。今年,还将建设黔江—彭水、黔江—酉阳—秀山、石柱—黔江天然气管道和利川—黔江天然气复线管道工程。另外,据探测,黔江及周边区块页岩气储量达6000亿立方米,可开采量约为900亿立方米。2012年,册山页岩气成为全市第一口勘探井点火成功,推动黔江页岩气区块纳入全国招标并以全国最高中标额17.5亿元中标。去年,页岩气第一口勘探开发井正式开钻,同时,我们还在积极争取规划建设页岩气转化基地。三是通信。建成4G基站累计达1700个,170个行政村开通互联网,城区重点公共区域无线网络热点实现全覆盖。

(二)城市建设方面

新一轮城乡总规获市政府批准,规划到2020年建成49.5平方公里、45万人的中心城市。2014年,黔江城市面积和人口分别达到25 .7平方公里、21.8万人,城镇化率提高到47%左右。

规划。突出低碳、生态、休闲、宜居和民族特色,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规划:聘请国内一些知名的规划设计机构搞详规;聘请奥地利国家技术研究院(AIT)开展新城建筑及市政设施低碳设计;聘请德国戴水道公司进行城市峡谷建设规划;引进全球享有盛誉的国际投资开发公司美国CORDISH(科帝思)公司,开展新城6平方公里设计;规划建设以“峡谷峡江”为主题的特色旅游城市,打造“世界第一城市峡谷”。

建设。强调品质打造和低碳概念,依山就势而建,最大限度保留城中森林、湿地等生态资源,注重显山露水,实施“反规划”,避免高楼堆积的“千城一面”。新城骨架基本成型,建成快速通道60公里和规展馆、新城图书馆等一批公共设施,新城污水处理厂等市政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碧桂园等一批品质楼盘建成入住或开盘,引进力帆、中科等,集中打造桐坪片区,包括火车站片区、舟白职教基地片区在内的重点区域城市形象初显。老城品质不断提升,三岔河片区打造成为城市“客厅”,成为市民休闲健身好去处。加强城市环境整治,成功创建市级卫生城区,正在创建全国卫生城区。完成新华大道改造升级、黔江河水体污染治理等,被联合国环境基金会评为“绿色中国•杰出生态绿色城市”。加强环道建设,石峡还道、光明隧道等老城环线建设有序推进。

God Bless You(2015-05-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