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和乐蟹

家乡区县: 万宁市

产于万宁市一带海中的和乐蟹,膏满肉肥,为其它青蟹罕见,特别是其脂膏,金黄油亮,犹如咸鸭蛋黄,香味扑鼻。是海南四大名菜之一。最常见食法是清蒸,蘸以姜醋配成的调料,原汁原味,美在其中。
特点: 原汁原味、蟹肉鲜嫩、膏黄色似咸蛋黄、味鲜美,富营养
原料: 新鲜“和乐蟹”数只
制作:
1.将蟹擦洗干净,放入锅中,旺火蒸煮15分钟后取出。
2.将熟蟹腮帮除去,在明火上稍烤干身。
3.佐料:蒜茸、姜茸、精盐、桔子汁、糖醋掺和拌匀而成,亦可加辣椒,则更出味。
3营养价值
编辑

此菜主要突出“和乐蟹”原质原味,其蟹肉鲜嫩,膏黄色似咸蛋黄,酵姜醋 偌料而食,味极鲜美,且富营养,有“补骨髓,滋肝阴,充胃液,养筋活血,治 疽愈核”之药用功效。
螃蟹营养丰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灰分、甲壳素、铁、铝、磷等成分。螃蟹是秋令美食,味美肉鲜,特别是蟹黄更是独具风味。可生烹,可酒浸 ,可糟收,可盐腌。
和乐蟹体大肉嫩,滋味鲜美。
4菜品特色
编辑

与内地河蟹相比,和乐蟹有两个特点:
1、和乐蟹[1] 的脂膏几乎是整个地覆于后盖,膏质稍挺,而内地河蟹膏质烂软,为块状;
2、和乐蟹肉质丰厚且量多,内地河蟹的肉质细滑纤弱。
“和乐蟹”的烹调法多种多样,蒸、煮、炒、烤,均具特色,尤以“清蒸”为佳,既保持原味之鲜,又兼原色形之美。
新鲜和乐蟹一般可以存放一周,但期间需要补水,且不能使螃蟹受压。一年中,尤其以清明时节的和乐蟹最好吃,这时期的和乐蟹蟹黄多且嫩。而和乐蟹具有“背黛肚赤,卵满膏多”的特点,人们在市场上也比较好辨认。老渔民提醒,螃蟹虽然好吃,但是死蟹和隔餐的蟹最好不要吃。胃不好的人也应少吃。
5标志保护
编辑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了对和乐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经审查合格,现批准自即日起对和乐蟹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保护范围
和乐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海南省万宁市人民政府《关于界定和乐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万府函[2005]42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海南省万宁市靠近港北小海、老爷海附近的和乐镇、后安镇、万城镇、东澳镇、礼纪镇等5个镇现辖行政区域。
质量技术要求
(一)种源。
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Forskal)。
(二)养殖环境条件。
1. 天然水域环境条件:海湾底质为粘土或沙壤土,水温变化范围15℃至32℃,盐度变化范围5至30,水体pH7.5至8.5,化学需氧量≤25mg/L, 溶解氧含量≥2.5mg/L,透明度≥50cm。
2. 池塘养殖环境条件:池塘底质为粘土或沙壤土,池堤上有防逃设施,边坡为1:2。水温变化范围15℃至32℃,盐度变化范围5至30,养殖水体pH7.5至9.0,化学需氧量≥2.5mg/L,透明度30 cm至50cm。
(三)饲养管理。
1. 苗种来源:天然捕捞的野生苗种或人工繁育的苗种。
2. 养殖模式:单养或混养。
3. 养殖密度:单养≤22500只/公顷,混养≤15000只/公顷。
4. 饲料:人工配合饲料或低值贝类、小杂鱼。自出售前20天开始,喂低值贝类或小杂鱼等动物性饲料,加强营养,促长催肥。
5. 病害防治:
(1)蟹池的清淤消毒:放养前对蟹池进行严格的晒池、清淤,每公顷施用生石灰1500公斤改良底质;并注入少量水淹没池底,每公顷施用漂白粉300公斤进行浸泡消毒,杀灭池底的病原生物和有害生物。
(2)放养健康的优质苗种;
(3)投喂优质饲料;
(4)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和水质改良剂,通过适量换水和机械增氧等技术措施改善养殖环境,保持养殖水质、底质的相对稳定。
(5)在高温和雨水较多的季节,要尽量保持养殖水体的水温和盐度在适宜的变化范围;
(6)发现患病蟹体应及时捞出,查找病因,并用2×10(-6次方)的漂白粉全池泼洒。
(四)产品质量特色。
1. 感官特色:蟹体背部呈青绿色,腹部白色或微黄色,甲壳坚硬有光泽,附肢完整,甲壳无溃烂,反应灵敏,活动能力强。
雄蟹体重≥200克,肌肉饱满,肥满度≥0.40;
雌蟹体重≥150克,肌肉丰实、卵巢饱满呈橘红色,肥满度≥0.30。
2.理化指标:
项 目
蛋白质
脂 肪
灰 分
水 分
雌蟹≥%
14.5
0.45
1.4
80.0
雄蟹≥%
12.5
0.25
1.4
82.0
专用标志使用
和乐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陈荣发(2015-05-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