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南铜鼓舞的传承与保护
广南壮、彝铜鼓舞原始古朴,舞蹈语汇丰富,舞蹈动律独特,简单的动作包括无穷的变化,用夸张与写实的手法表达内容。铜鼓的收藏与取用严肃郑重,舞蹈情绪热情奔放。舞蹈寓意深刻,包含岁时历法,四时节令,生产技能和道德规范等多方面的朴实知识,具有民族民俗史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
铜鼓和铜鼓舞是青铜器时代的文化遗存与发展,铜鼓上积淀着古代农耕民族的文化创造,也可以探寻在今日民间舞蹈中的遗存。依托古老神秘的铜鼓舞文化,广南县在壮乡礼乐中成功创造了世界独创的定音铜鼓乐。为依托广南古老而文明的铜鼓文化韵味和丰富独特的人文资源培育民族艺术精品,大力打造文化旅游经济,加快广南省级"文化产业特色县"建设步伐,广南县大胆创新,经与苏州华声乐器厂精诚合作研制,成功铸造了按12平均律打造的以广南出土的古竞渡鼓为母本的18面低声部定音铜鼓,其音调准确,具有低者饱满、浑厚,中音圆润、充实等特点,表现力和感染力极强。可演奏各类时尚乐曲和古老曲子,极具创意。《广南府志》中记载的"击时以绳耳悬之,一人执槌力击,一人以木桶合之"的原始演奏场面得以真实再现。自2006年"中国昆明国际文化旅游节广南分会场暨广南壮族花街节"期间,演奏《东方红》、《小河淌水》首次登场后,深受广大学者和游客嘉宾的喜爱青睐,堪称"中国首屈一指、世界独创"的文艺奇葩!广南型定音铜鼓的研制成功,在中国乃至世界乐器制造史上都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它填补了中国民族声乐乐器缺乏低声音乐器的又一空白,具有重要科研价值和艺术价值。壮族、彝族铜鼓舞活动示范点是文山州开展项目保护和传承工作的主阵地,是项目实施和发展的支撑点。其中壮族活动示范点两个:广南县那洒镇贵马村、者兔乡里玉村;彝族活动示范点两个:广南县八宝镇里洒村、麻栗坡县董干乡新寨、城寨村(后两村为一点)。 其魅力所在,引来各界专家学者、游客嘉宾如寻幽探迷般采风调研,观者如潮。总之,透过铜鼓及其舞蹈的表现和传承去看其内涵,不得不令人惊叹。一种以人群形体、形动作维系"存活"的铜鼓文化竟然包含原始宗教、生产劳作、技能传授、岁时历法以及社会生产发展历程等内容。这是生命的铜鼓,是民族的灵魂,真是各乡各俗,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这是不可多得的资源优势,值得人们研究、保护和开发。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