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劳动模范王元强

家乡区县: 云浮市云城区

为支持粤泷发电公司建设,他毫无怨言地离开了云浮电厂,来到了位于罗定市的粤泷发电公司,从此扎根下来,做了一名山区电厂的“开荒牛”。他,就是广东省粤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维修部热工专责王元强。
2001年在重庆大学毕业的王元强,放弃了大城市优越的工作环境,毅然来到了云浮电厂工作。2002年6月,由于粤泷发电厂刚起步,需要人才支援,于是王元强调到了粤泷发电公司,一干就是14年。无论是机组的基建还是改造、大修还是小修,都能看到王元强的身影。加班加晚了,他便躺在班组的工具箱上小睡一会儿。14年里,公司没有发生一单因为其人为过失造成的事故,为公司机组连续安全运行4000多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同事们的印象里,王元强已经有14个年头没回福建老家过年了,更不用说和父母吃上一顿团年饭。有一年大年初一,待命在值班室的王元强接到值长通知:煤粒沉淀池回水泵由于盘根漏水,水淹了上来,马上就要把电机给淹了,必须立刻处理。王元强马上带领值班的工作人员,没顾得换上防水服,就扎进了冰冷的水里,布置潜水泵,紧急排水,一直到半夜,险情终于排除了。
为迅速提高个人技能水平,王元强向书本学、向互联网学、向同事学、向厂家学,短短一年时间,就系统掌握了机组热工设备的检修工艺和技术应用要领,成为热工设备检修及应用的“技术强人”和“点子王”。在2009年10月份电网公司提出加强一次调频功能的考核,为了避免电网的考核扣电量,很多电厂因达不到要求花了几十万元的重金请技术专家进行控制逻辑优化。王元强觉得凭自己多年学习与工作经验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向领导请缨,对机组的一次调频功能进行控制优化。他剖析原有控制逻辑,从功率—频差函数曲线、汽机转速的精确测量与接入、阀门运行控制方式、机组运行负荷—阀位曲线四大方面进行优化。凭着日积月累不断总结建立起来的技术知识体系,王元强完成了135MW机组一次调频逻辑的优化及试验,充分发挥了DEH中一次调频功能响应速度快、动作迅速的优势,大大提高了一次调频性能,为电网的频率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时也一举改变了广东电网135MW机组一次调频能力差的落后面貌,为网内其他135MW机组提高一次调频合格率方面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方法。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粤泷发电公司受危机和煤价高企的影响,经营状况不是很理想。为了求生存,更为了谋发展,公司开始进行大规模的节能减排、增效改造,这个重担交到了王元强身上。王元强不负众望,一件件活、一个个项目干得漂漂亮亮。在脱硫改造中,他认真审核设计图纸,及时解决了设计不合理,精心跟踪设备调试,排除了设备控制隐患,将脱硫系统热工缺陷的大面积爆发控制在萌芽状态,实现了脱硫系统高效率运行。在锅炉改烧烟煤改造中,由于火焰检测装置需要拆除重新安装,锅炉厂害怕装不好,锅炉将无法启动。王元强通过深入研究煤粉的燃烧理论,掌握了锅炉的动力场特性;为了确保火焰检测装置定位的万无一失,他系上安全带,在四五十度的炉膛内爬上爬下,反复确认炉膛火焰检测装置的安全位置,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成功了。此外,他还将变频节能应用于增压风机和循环水泵中,日均节能近万度电。在纯凝式机组供热改造过程中,他凭着多年的控制系统工作经验,研发出了蒸汽参数PID精控系统,实现了蒸汽品质的最优控制,赢得了用热客户的赞许。锅炉的脱硝改造,公司的机组在脱硝运行过程中从未发生过其他电厂机组经常发生的硫酸氢铵粘连造成锅炉管路堵灰,最终导致锅炉停炉的事故。氨逃逸检测仪表厂家对王元强氨逃逸的准确测量表示赞叹。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王元强先后14次获得了公司及集团公司的先进标兵个人和优秀党员等称号,获得电力科学技术各类奖项32项,最近还被评为广东省劳动模范。他在平凡的岗位上,用汗水与聪明才智浇铸出一道道人生的彩虹

后日比我昆(2015-05-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