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于此朝宗海,是地诚应庋此文

家乡区县: 江苏省润州区

文宗阁[1] 位于镇江金山寺,建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毁于咸丰三年(1853年),中经嘉庆、道光两朝,历时75年。

清朝初期,统治者为了淡化知识分子的反清意识,在大兴文字狱,采取残酷镇压手段的同时,提倡儒学和汉族传统文化,采取麻痹和拉拢的办法。乾隆37年(1772年),弘历帝下令,选派以纪昀为首的著名学者100多人开始编撰四库全书。先后共收藏书籍3503种,79337卷,装订成36000余册。分为经、史、子、集四部,所以取名《四库全书》。这是我国历史上卷帙最大的一部丛书。它著录了3461种,79309卷,存目的有6793种,93551卷。此书头份告竣,历时十年,连同在抄的3份,藏于北京故宫的文渊阁,圆明园的文源阁,沈阳故宫的文溯阁,承德行宫的文津阁,被世称为“内廷四阁”亦称“北四阁”。皇帝念及江浙一带,人文渊薮,为了粉饰“太平盛世”,消除排满思想又续抄该书3份,藏于扬州大观堂的文汇阁,杭州圣因寺的文澜阁,镇江金山寺的文宗阁,这三阁,被世称为“江浙三阁”亦称“南三阁”。这七阁均仿宁波天一阁藏书楼的式样。

据《金山志》载:“文宗阁在竹宫之左”。当时的竹宫之左就是现在金山公园内园林办公室、照相馆一带。当时的金山四面江水环绕,文宗阁朝南座北。隔庭院有门楼3间与阁相对,两侧均有廊楼各十间,将文宗阁联成四合院的形状,阁前银涛雪浪,气势滂沱,阁后山崖陡峭,峰巅浩伏。

文宗阁是由驻扬州的两淮盐运使督造的。落成时,盐运使呈请弘历帝为阁提名。弘历帝亲笔御书《文宗阁》匾额。弘历帝于乾隆45年(1780年)春第五次南巡,驻金山行宫,曾赋诗说:“百川于此朝宗海,是地诚应庋此文”。镇江背倚奔腾浩荡的长江,上达川鄂,下抵江浙,柱南北之冲,扼东西之要,更有金、焦二山孤峙江心,百川朝宗,形势雄险,景色壮观,是庋藏《四库全书》的胜地。文宗,便是百川朝宗归海的自然美景和荟萃古今载籍的《四库全书》之溶合。由此可见弘历帝冠名“文宗”的寓意所在。

花开那夏(2015-05-2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