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上饶简介

家乡区县: 江西省余干县

上饶市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以棉花、茶叶、油料(油菜、芝麻、花生)、蔬菜、瓜果为大宗。1953-1984年,平均每年向国家上交公粮87798.13吨。1953-1971年,平均每年调出粮食78567.37吨。2011年,粮食生产连续第八年获得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322.7万吨,粮食总播面达到879.8万亩。上饶产茶“始于唐,盛于宋,浸淫乎有明”。明,婺源、德兴已经是“满山茶折嫩芽鲜”了。上饶、铅山、广丰、玉山4县所产茶叶,素以“小种”、“河红”著称,尤以铅山桐木关一带所产“小种”最优,外销历史远在祁门红茶之前,为“第一次问世之华茶”。1949年,全区茶园面积有7.47万亩,产茶1362.92吨。至1990年,全区茶园面积发展到36.55万亩,产量增加到8052吨。1990年承接国际贷款低改先导工程,在区内布点6个,低改面积3500亩。

2012年,上饶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305.71亿元。粮食、油料、经济作物、畜禽、渔业等产量全面增长。全年粮食种植面积589.1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13.25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3.77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55.29千公顷。全年粮食产量337.92万吨,连续九年增产。油料产量18.8万吨。[23-24]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上饶市涌现了一批绿色、无公害的名特优新产品,形成了粮食加工业、水产品加工业、畜禽产品加工业等支柱产业。万年贡米、弋阳大禾米、铅山紫溪红芽芋、广丰白银鹅、黄耳鸡、余干乌黑鸡、婺源荷包红鲤鱼等一批农产品及加工制品,多次被评为国家级、省级优质农产品,大障山绿茶、瘦肉型猪、烤鳗等一批名、特、优、新农产品已成为全市主要出口创汇产品。[14]

第二产业

区内工业源远流长,但以往每振不起。一直到全区解放时,国民党遗留下来的,电力只有上饶、铅山、婺源3个民用电灯公司,装机容量总共不到100千瓦;煤炭只剩下上饶坑口煤窑和一些规模很小的季节性小煤窑;机械只剩下一些小型手工修配厂。此外,就是一些散见于城乡的个体手工业。其时,全区工业总产值仅1996万元。1957年,工业总产值达11900万元,比1952年增长49.52%。1958-1960年,工业处于大发展时期,新建了一大批工业企业,县县办起了机械厂,社社有农机修配厂。这个时期,兴建了年处理矿石12万吨的七一三矿,年产50万吨的蛇纹石矿,日处理5000吨甘蔗的玉山县机制糖厂,年产万吨的磷肥厂和一批机械化生产的纺织厂、针织厂等。年产原煤量由解放前的7万吨增加到60万吨。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脱离实际的“大跃进”,如从1958年起,共建小高炉165座,搞“大炼钢铁”,造成巨大浪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区工业企业进入新的振兴时期,在把工作重点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的思想指导下,除德兴铜矿、永平铜矿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外,区内工业企业有煤炭、机械、电子、电力、有色金属、建筑材料、轻工、化工、纺织、品等,已开始形成门类比较齐全、初具规模、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体系。

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乡镇企业的发展,

朱建亚(2015-05-2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