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 革命之火

家乡区县: 重庆南川区

革命之火由这里点燃

有着1000多名学生就读的合溪镇中心小学,前身是引领了合溪镇这个川黔边陲革命的根据点,革命志士用生命的代价,换来了川黔边区人民的翻身解放。80多年过去了,日前,记者只身前往合溪镇,找寻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记忆。
上世纪初,合溪镇和现在的古花乡(以前的元村乡)还被合称为元合乡,这里四面高山环绕,是扼守黔北走廊咽喉,不但军事上易守难攻,而且离县城最远,是国民党政府鞭长莫及的大山区。
当时元合乡包括两场:合溪场和元村场。合溪场由乡长(即团总)冯炳宣管理,元村场由副乡长(副团总)韦元璋负责。冯炳宣和韦元璋是元合乡两大霸,惨遭冯炳宣冤杀的良民就多达一百余人,这里的百姓蒙受豪强恶霸欺压,生活艰难困苦。
1928年春天,韦奚成回到离县城200余里的川黔边区合溪场,创办了合溪国民初级小学并自任校长,利用赶场日开展社会宣传,组织游行。他组织人们手持各色彩旗,高呼“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等口号,在金佛山周围播下了土地革命的火种。元合乡人民逐渐苏醒,一致要求惩除恶霸冯炳宣、韦元璋。
由于办学在乡民中形成了威望,1928年10月,韦奚成被委任为元合乡团总,牢牢控制了元合乡政权。见合溪革命之火已有点燃之势,韦奚成、谢德璋便召开中共元合支部负责人会议,决定借冯炳宣滋事和韦元璋与韦光炜久有的私恨,趁县长新旧交替不明之际,武装除霸,夺取韦元璋团练分局枪支,壮大革命军事力量。
1929年2月10日,元合乡团丁放假,回家过年。韦光炜率领联防队员30多人,在农协会员的掩护下,埋伏于韦元璋家附近竹林里。次日拂晓,一个乡丁开门外出,被联防队员刺死,其余队员持枪冲入室内,杀死韦元璋和民团教练长刘德宽,缴获长、短枪20余支,从而控制了元村场。
冯炳宣为保护家小、积蓄力量,派儿子冯仲杰率贴身保镖3人,枪支若干,护家小搭绳梯进入“一卒把守半山涧,万夫穷尽难登攀”的勒夹沟寨洞。1929年3月11日,韦光炜率部由元村到合溪,配合农协会员的武装行动。午夜时分,农民武装在谢德璋、李义率领下,智取勒夹沟寨洞,枪杀了冯仲杰和卫士5人,缴获长、短枪8支和一部分武器、弹药。经过枪杀韦元璋、智取勒夹沟,联防队获长短枪30余支,子弹3000余发,部队发展到80余人。
正是这场斗争,有效惩治了土豪恶霸、地主劣绅,在川黔边区播下了革命的火种,使山区人民经受了洗礼,为红军主力转战川黔陕北,建立湘鄂川黔根据地打下了群众基础。如今的合溪镇中心小学听到的只是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和欢乐的笑声,人们甚至早已忘却了80多年前这里曾是合溪除霸斗争的“司令部”,是枪林弹雨的战争场。见习记者 娄惜一

LYY520(2015-05-2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