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古称饶州,紧邻中国瓷都景德镇。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均为郡、州、路、府、县的治所,是饶州文化的中心、也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座在鄱阳湖东岸再次崛起的中心城市
七县之会饶州府,景秀江南鱼米乡。
饶州第一街——鄱阳解放街
饶州第一街——鄱阳解放街
鄱阳历来以“悠久的历史文化,灿烂的饶州文化,繁华的商贾文化,独具特色的渔俗文化”闻名于世。鄱阳素来是鱼米之乡,因富饶而闻名。美丽的鄱阳母亲河鄱江伴城而过。
鄱阳老街,坐落在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东岸。位于饶河江畔,坐拥美丽的鄱阳东湖。历史上,商贾云集,百货归墟。有“十里长街半边商,万家灯火不夜天”之美誉,为“饶州第一街”。
鄱阳城因江而兴,因市而繁荣,是赣东北区重要商贸文化名城,曾与南昌、九江在赣东北有“三足鼎立”之说。鄱阳老街见证了鄱阳城的兴起与繁华。
鄱阳老街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原为旧城正街,称中正街或直街。解放初改名为解放街,长2949米,平均宽5米。为古饶州府治鄱阳城内最长、历史最为悠久、最为繁华的商业主街区,是宋至解放时期鄱阳府内最为繁华的一条传统商业街。
2老街文化
商贾文化
帆樯四达,商贾辐辏。
帆樯四达,商贾辐辏。
鄱阳曾是“帆樯四达,商贾辐辏”的吴楚间一大都会。鄱阳湖是古代从北方进入江西的唯一水道,是徽饶古道,也是海上丝绸之路从这里延伸到世界。中国的瓷器与徽州的茶叶从鄱阳起运,一条路走饶河、过鄱阳湖、再到吴淞口出海;另一条路经饶河、到鄱阳湖往赣江,翻梅岭再从广州口岸出海。当时州府一级在鄱阳老街附近设立的办事处有72家,全国有130余个会馆云集于此。可见,鄱阳老街商贸文化相当浓厚,只要是临街的都是店铺,以排门店铺营业,涉及各个方面,可谓百货归墟,商贾云集。老街也是当年诸多同乡会馆的所在地,鄱阳商业的佼佼者,也有些被那些商帮占据着,鄱阳商帮有徽、抚、南、饶四大帮。他们的商铺遍及鄱阳老街,给鄱阳带来了活力,带来了繁荣。
民俗文化
节节高
节节高
鄱阳文化繁荣,民俗文化也有特色,更有讲究。尤其在鄱阳老街比较多。大年三十要打爆竹,贴春联,祭灶神。正月初一要出门拜年,早起早发。元宵节要迎龙灯,十三的头灯,十五结束。鄱阳的灯彩,历史悠久,名目繁多,有叫花子灯,蚌壳灯,飞机灯、船灯、飞机灯、古古子灯等。据说,在鄱阳老街还流行元宵节晚上吃甘蔗,传说这一天吃甘蔗一年肚子都不会疼。二月里,鄱阳老街人,要祭社公。清明节,要包水菊子粑、饺子。端午节,要裹粽子,赛龙舟。七月半,要烧包祭祖。中秋节,要拜月,塔宝塔,吃月饼。鄱阳老街人结婚,喜欢在自家门口,摆酒席,很有地方特色。小孩满了一百天,要做百天粑,给亲朋邻里吃。
小孩周岁要抓周,每逢过生日或做寿,都要寿桃寿面,且生日前天晚上要打爆竹暖寿。在鄱阳老街过生日,有做九不做十之说,且鄱阳老街人,从不做八十岁生日。鄱阳老街老人去世,要经过送终、下世、报丧、守灵、买水、入棺、请灵、作七这几道程序。
老街酒席
老街酒席
老街人,讲着一口最标准最正宗的鄱阳话。鄱阳话,它既保留了赣方言特色,又具有江淮官话特色。鄱阳城乡方言差距很大,有八种小片方言,属鄱阳老街人,最为正宗。
美食文化
迎宾楼
迎宾楼
水饺、烧卖、锅贴、春卷、柳叶糕、白糖糕、油条、油条包麻子、米粑、炒粉、清汤、切面、小笼包子、花卷、水菊子饺子、煎饼、鲶鱼糊、年糕、发糕、藕圆子、酒糟等鄱阳风味小吃,还有当地著名的美食,鄱阳三鲜,鄱阳四大菜,鄱阳鱼。在老街的大街小巷都能吃到。昔日,鄱阳老街上,还有很多有名的酒楼,如文明楼、迎宾楼等。其中,老街上首,太平春酒楼有一对门联:“太史风流,琼宴品味;平湖月满,绮阁藏春。”内含店名,尽纳东湖美景,尽显鄱商文化。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