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镇地域开发较早,夏商时期为淮夷之地,自汉初起先后设县,至唐咸亨三年(672年)废尽。 西汉初年,于今县城南一公里(浍河南、铁路西)设置谷阳县,因位于谷水之阳而得名。谷水今淮河,东汉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封岑淮为谷阳侯。南朝宋、齐时,为阳平郡、县治,北朝北魏太和七年改置谷阳镇。北宋称西故镇,金称西固镇。明清两代设巡检司和营汛,固镇驿为京宁古道凤阳至徐州间最大驿站。 固镇自古扼南北交通之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楚汉在固镇决战。东汉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著名经学家、古文字学家许慎在此任氵交长;建安年间,曹操为争夺江淮在今曹老集安营扎寨,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淮西招讨使李显忠在陡沟大败金兵。清末,捻军在此奋战多年。1911年孙中山的北伐军在固镇大败清军。1925年,直系军阀孙传芳纠集五省联军与奉系军阀张宗昌在固镇激战。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盘据固镇8年,本地是共产党、国民党、日伪等三方军队争夺的战场。淮海战役期间,固镇是解放军阻击国民党南线援军的战略要地。淮海战役胜利后,本地又是解放军南下渡江的要道。 1985年7月,我县濠城集被确认为垓下遗址,并于次年7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