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文化(一)

家乡区县: 陕西省丹凤县

商洛文化
商洛文化,即文化积淀深厚的陕东南文化,是融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文明为一体的文化。南北文化交汇,地域特色鲜明,秦楚先民融合、遗存类型多样。商洛河,是洛河、丹江发源地。商洛古称上洛,位于洛水之上而得名。故曰:“商洛文化”。商洛,地处鄂豫陕三省结合部,地理位置特殊,人口源流多样,秦楚文化影响,县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达200多处,全国文物一千多处。
简介
商洛文化,与豫、鄂文化接壤,位于东经108’34’20"——111’1’25"、北纬33’25’40"——34’2 5’40"之间,西邻古都西安,东瞰南阳盆地,北接八百里秦川,南带江汉平原。总面积19293平方公里,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其文化特征独特:
2商洛诗歌编辑北亚热带与南暖湿带的气候过渡,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水系,高山低谷垂直差异大,秦楚文化交融。
出古长安向东---诗歌之路---商於古道文化
汉唐“长安通道文化---要官员贬谪升迁、学子赶考”
纤夫号子,商山民歌
李白、白居易、元稹、柳宗元、韩愈、杜牧、李商隐、王禹偁、王时叙、房成华、彗玮等(数百篇诗文)
“来亦一布衣,去亦一布衣。羞见关城吏,还从旧路归”
“风来花落帽,云过雨沾衣”
“六百商於路,崎岖古共闻”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来往悲欢万里心,多从此路计浮沉”
“或名诱其心,或利牵其身”
“商山名利路,夜亦有行人”
古上洛文化
在古代,商洛名叫上洛。古代上洛所辖区域与行政机构的地理位置与今天的商洛大有不同。
古上洛,是指位于商洛地区的商丹盆地商州寒川佛诞公园下的孝义古城,距今849年前(从2013年算起),有1254年历史的上洛县和上洛郡(年代略短)远久年代此建制、城池、文化和地域的代称。之后,被州所代替。史料记载:该城汉代所建,并由汉代商县向西分置而来。然而有1254年的古上洛县城的城池一直成谜。虽之后的词典史志解释该城从西汉置县以来一直就在上洛的商州城,但历次文物考古普查时都没有在商州城找到唐前的文物来佐证此城就是最早的古上洛城池。商州城池在1965年文物考古普查时,根据建筑特点和科学测定,该城为宋代建筑,城廓内未找到宋前文物。
2013年,发现了一处遍地是清一色汉砖汉瓦;有城门城垣等大量文物的古城遗址,发现者通过现场访问老者,考察当地村名、塬名、水名、桥名等大量地理名称、对古城城墙、城门遗迹、古城设施、遍及地面的汉制砖瓦及古称“上洛塬”的调查,查阅《史记》《州志》《康熙续修商志》《直隶商州总志》《商洛市志》《水经注疏》等数十本史料、论证了陕西文物部门2012年新出版的《陕西陕第三次文物普查丛书》“商洛卷”中对“古城村遗址”的疑惑,证明它就是千百年被遗忘的上洛古城遗迹。[

张娜na(2015-05-2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