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中将——陈金城

家乡区县: 安徽省全椒县

      个人简介:陈金城,字都,后改字精诚。1904年3月5日(清光绪三十年正月十九)出生于安徽省全椒县界首镇。陈家世代经商,家境较为富裕,陈金城自幼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1921年在县立中学毕业后,继考入与全椒相邻的南京蚕桑学校学习。就学期间,陈金城目睹了列强欺凌中国,以及北洋政府无能的种种窘境,使他深刻认识到救国的必要性。在接受了革命思想的熏陶后,他认为只有使用枪秆子推翻现有腐败政府,重建一个民主国家才是救国之道。

      陈金城(1904-1983),国民党中将,著名爱国将领,江苏文史馆馆员。又名陈精诚、陈金黻,全椒县界首街人 。陈于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12月考入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 。民国十八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师三旅五团一营营长 。民国二十年,任开封行营讨逆军第二军团独立第三十三旅六九九团上校团长 。民国二十八年,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七分校第十六期第四总队少将总队长,后提升为胡宗南部师长。民国三十三年日军发动“湘桂战争”,南进广西,侵贵州危及陪都重庆 。陈金城师被空运贵州防堵,与日军激战于独山。日军退出贵州后,陈晋升为军长 。民国三十七年,陈在国民党第二绥靖区服务,先任整编四十五师师长,后任九十六军中将军长 。1946年(中华民国三十五年)6月3日中午,蒋介石夫妇由北平飞抵济南 。在空军第九战区司令部设行辕,召见山东国民党军政首脑王耀武、丁治磐(第二绥靖区副司令长官)、李仙洲(第二绥靖区副司令长官)、夏楚中、何思源、庞镜塘、臧元骏(三青团山东省支团部主任)、裴鸣宇、贺执圭(第二绥靖区司令部参谋长)、李弥(第八军军长)、霍守义(第十二军军长)、陈金城(第九十六军军长) 。民国三十八年3月27日,九十六军被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击溃,陈被俘 。1959年,中央颁布特赦令,陈金城获释,任江苏文史馆馆员,住南京,提供大量文史资料 。1983年1月病逝 。

      人物生平:1924年在蚕桑学校毕业返家后的陈金城听闻他的中学同学们纷纷应考黄埔军校第一期,便将自己也想投考黄埔军校的想法告诉了长辈。结果他的父母表示反对,反到是他的姨夫盛竹虚极表支持。正巧盛竹虚的学生杨虎正在广东担任北伐讨贼军第2军第1师师长,陈金城便带着姨夫的介绍信,只身一人前往广东求学。

      陈金城抵达广东后得知黄埔军校第一期已招生完毕,无奈间只得在杨虎的第1师师部当一名差遣。几天后广州公安局局长吴铁城举办警卫军讲武堂,求学心切的陈金城便立即辞去差遣,以备取生第一名的成绩进入了讲武堂。1924年10月,警卫军讲武堂奉命并入黄埔军校,这对陈金城来说无疑是一件值得振奋的事,长久以来的梦想终于要实现了。在经过并校程序之后,陈金城以优异的考核成绩被编入黄埔军校第二期工兵科学习。由于当时军校缺乏工兵教练器材,学员很难掌握到工兵技术,陈金城便申请调往步兵科,被编为第2队学员。

      陈金城在黄埔军校就学期间勤奋刻苦,成绩始终名列前茅,被第2队队长郜子举任命为学习小组长。之后又在区队长惠东升的介绍下,加入了青年军人联合会。青年军人联合会是由共产党员组织的团体,而由国民党员组织的孙文主义学会则与青军会形成鲜明的反差,由于两会政见不同,双方时常发生争执,最终导致了枪击事件的发生。1926年3月,校长蒋中正下令解散青军会,共产党为了国共合作的顺利,便被迫接受了这一命令。

      由于陈金城并非共产党员,在两会争执期间,他也没有参与进去。加上他擅于交际,在军校一、二、三期学员中的人脉十分广泛,后来成为军队中重要高级将领的胡宗南(一期)、王耀武(三期)等人都和他成为了好友。而陈金城亦在一期学长胡宗南、冷欣等人的影响下脱离青军会,转而加入了孙学会。所以当青军会被迫解散时,已经是连长的陈金城并未受到丝毫影响,他也暗自庆幸自己的及时转会。……

      北伐鄂鲁 改编赣军:1926年7月9日,国民政府遵照孙中山先生遗志,在广州誓师北伐。陈金城所在的第2师被编为总预备队,沿粤汉铁路线随第1军主力跟进,讨伐直系军阀吴佩孚。8月30日,第2师继第4军独立团之后进抵湖北武昌,参与到进攻武昌的战斗中。由于武昌易守难攻,城外地形又平坦开阔,这给攻城部队造成了惨重的损失。

      为了尽快攻占武昌,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决定在各路援军抵达之后于9月3日拂晓展开总攻击,并首先要各部队组织敢死队率先攻城。时任第6团连长的陈金城和其他各部的连、排长们都争先恐后的报名,最后他和第1、第4、第7连的三名连长一起被团部选定为敢死队队长。随着总攻命令的下达,第6团敢死队官兵开始了对武胜门的攻击。敢死队奋勇登城,与守城敌军展开激烈拼杀,然而因后援不继,大部牺牲在城头。作为敢死队长的陈金城在胸部中弹的情况下,两次登上城头指挥官兵作战,终因伤势过重被救护队救了下来。北伐军在第一次总攻失败后又接连发起几次进攻,终于在10月10日攻占武昌,俘虏守城总指挥刘玉春。陈金城则因伤势较重,被送往南昌医院治疗。师部考虑到陈金城伤势较重,需要长时间的修养,同时也考虑到他在进攻时的英勇表现,便于12月提升他为第5团少校团附,让他可以在后方安心的接受治疗。……

      围剿红军 荣立“战功”:1930年初,江苏省政府鉴于省内警察多为旧军队退伍军官,素质良莠不齐。为了改良警官素质,省主席叶楚伧、民政厅长缪斌决定在镇江成立江苏省警官学校,以培养合格的警务人员。警官学校在筹备时极度缺乏具备军事素质的教官,于是便商请军委会从军队内派遣一批军官来校帮助。陈金城就是在这样一个情况下,于同年3月间奉命调任警官学校中校队长,负责该校的体育及武术教育。几个月后,陈金城觉得这种生活并不适合于他,便萌发了返回部队的想法。恰巧在这个时候,陈金城的军校一期学长、时任独立第15旅旅长唐云山向他发来一封邀请函,问他是否有意前往该旅就任中校参谋主任。这一来函,顿使陈金城喜出望外,当即写了辞职报告,赶赴武汉就职。

      华东抗战 戍守西北: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挑起“泸沟桥事变”,遭到守军第29军的英勇反击。同年8月13日,中日军队又在上海爆发了淞沪会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了。此时率部驻防虎门、宝安的陈金城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数此请命北上参战。同年12月首都南京吃紧,在经过三个月等待的陈金城终于接到了北上参战的命令。但是随着南京的沦陷,部队失去增援目标,便暂时在浙西地区驻扎了下来。

1938年3月徐州会战开始后,93师奉命连夜车运徐州,预备增强汤恩伯军团的攻击力量。当陈金城旅抵达徐州时,日军已经开始由台儿庄败退,陈旅遂于4月14日在汤恩伯的指挥下,投入到追击日军的作战中,并协同友军将日军包围在税郭地区。但是日军此时已经得到增援,93师与友军各部久攻不下。同时由东向西进攻的日军绕过临沂守军直取向城,汤军团有腹背受敌的危险。最终汤恩伯下令撤围,部队退入连防山据守。

追回流逝的星(2015-05-2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