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6-10日,主题为“促进非遗保护,共建精神家园”的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将在枣庄市台儿庄古城举办。
在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过程中,人类创造了丰富的文化遗产。物质文化是象、是体,非物质文化是脉、是魂。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的提出,却已经到了2001年。2007年6月9日是全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华世纪坛观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讲了三句话的理解:第一,它是民族文化的精华;第二,它是民族智慧的象征;第三,它是民族精神的象征。这简短的论述,说明作为“活态”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寄寓了民族的智慧和精神血脉。
去年10月在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全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枣庄市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抓住机遇,积极申办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经过各方面的努力争取,枣庄市不但在台儿庄取得了第二届的主办权,还拥有了永久落地权,这将是一场永不落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
济南作为省会城市,举办全国性的大型展会活动,应该说颇为轻松,但枣庄作为一个地级市,还是全国的资源枯竭型城市,为何要承办这一届非博会,承办之后具有何种意义?
据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枣庄市筹委会办公室主任、枣庄市文广新局局长邵磊介绍,承办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是发展枣庄文化旅游、推动城市转型的重要举措。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发展文化旅游业,既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举措,也是就业富民的根本途径,对于把文化旅游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努力实现由资源型城市向文化旅游强市的转变,具有重要作用。
另外通过承办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将会吸引更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参展、入驻,进一步丰富台儿庄古城的文化内涵,增强古城旅游的吸引力;将为枣庄带来源源不断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创造更多商机、吸引更多投资,带动交通、餐饮、住宿、通信、广告各类服务业的发展,加速城市转型。
为举行本次博览会,主办单位在台儿庄古城西门边赶工建设了2万多平方米的博览会主展馆、1公里长的非遗项目集中展示区。同时,正在规划建设占地400亩的非遗博览园永久场馆,将成为全国非遗项目的集中展示基地、保护成果展现基地、博物馆和传习所聚集基地,以及传承人收徒传承基地、研究培训基地和国内外文化交流基地。而面向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进行招商招展的结果斐然,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台,共报送参展非遗项目有800多个。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