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游击队

家乡区县: 枣庄市薛城区

 铁道游击队的雏形——苏鲁人民抗日义勇总队枣庄情报站出手不凡

枣 庄是中国东部地区最重要的能源重镇之一。抗战全面爆发前,这里拥有全国最大的华资煤矿——中兴公司。1938年5月,日军占领枣庄后,在此驻扎了一个团的兵力,开始对这里进行疯狂掠夺。

当时,苏鲁人民抗日义勇总队转移到了抱犊崮山区之后,由于情报比较闭塞,经常和敌人遭遇,使部队遭受了不小的损失。为了及时掌握敌人出动的情况,总队选派两个排长洪振海和王志胜到枣庄建立了抗日情报站。

洪振海的姐夫是一位火车司机,正是这个机缘,使洪振海很快学会了开火车,并能在时速40公里的火车上上下自如。日军侵占枣庄后,25岁的洪振海放弃在铁路上的偷煤营生,在一位共产党员的介绍下,他和朋友王志胜一道加入了苏鲁人民抗日义勇总队。

洪振海在微山湖潜伏下来后,迅速在火车站附近建立了秘密情报站,并派王志胜以搬运工的身份,打入日本人开办的“正太洋行”。

1939年8月的一天,一列满载日军的火车驶入枣庄站。王志胜迅速将这一反常现象报告给洪振海。洪振海判断,日军增兵枣庄,其目标极有可能是山中的抗日义勇总队。他一面通知总队迅速转移,一面考虑怎样才能有效地牵制日军。

火车站南边的“正太洋行”吸引了洪振海的注意。表面上,这个小院显得十分普通,但私下里,它却担负着收集山东南部、特别是山区根据地军事情报的任务。打掉它,就打掉了日军在山东南部的眼睛。但是洪振海和王志胜潜入枣庄时并没有携带足够的武器,他们大胆决定使用家家都有的菜刀去袭击洋行。

第 二天,洋行里的三具尸体使日军大为震惊。于是,他们中断了扫荡行动,开始全城搜捕,但此时洪振海等人已经转移到山里隐蔽起来,而王志胜正在日本人的指挥下,忙着搬运尸体。

此后,情报站又陆续向山里送出了一系列情报。洪振海感到,枪是他们最需要的。仍在洋行工作的王志胜,在一次装卸日军货物时,意外地发现了枪支,于是他巧妙地做了记号,并迅速通知了洪振海。1939年10月的一个夜晚,当装有枪支的火车缓缓开出车站,早已埋伏在铁路旁的洪振海,飞身爬上火车……

就在洪振海搞枪的同时,八路军115师的主力也开进了鲁南抱犊崮山区。原在这里活动的苏鲁人民抗日义勇总队被整编为115师苏鲁支队,其性质也由地方武装升级为正规部队。

八路军精心打造由失业工人和无业游民组成的枣庄铁道队,原来的草莽英雄开始了令敌胆寒的特种作战生涯

1939年11月,洪振海召集6名铁杆弟兄,在枣庄情报站的基础上秘密成立了一支队伍。因为主要在铁路线上活动,洪振海将它命名为“枣庄铁道队”。这也许是当时中国惟一一支在铁路上活动的游击队。

次年2月,苏鲁支队正式将铁道队纳归直属,同时任命洪振海为铁道队队长,王志胜为副队长,并抽调三营副教导员杜季伟任政委。

此 时的铁道队,队员已发展到20多人,他们大都是失业工人和无业游民,在他们身上,既有比较勇敢的一面,又有组织纪律性差的一面。在日军重兵把守的枣庄,铁道队散漫的状态令杜季伟格外担心,他下决心整顿好这支队伍。经过整训,队员们的军政素质有了根本转变。铁道队开始向临城方向转移,公开打出“八路军鲁南铁道队”的旗号。鲁南铁道队在临枣线上神出鬼没地奇袭日本侵略者,截取军用货物的活动,也影响了津浦路上“吃两道线”的穷苦百姓。他们有的组织十余人,有的组织二三十人,都自称“铁道队”。规模较大者有活动在临城南部的孙茂生部(临南郗山铁道队)和活动在临城北部的田广瑞部(临北铁道队)。这两支铁道队经我地下工作者争取,接受了中共沛滕边县委的领导。其余各部则被国民党地方武装拉拢过去,很快被敌人吃掉了。 鲁南铁道队由临枣线转移到津浦路临城一带后,经常与活动在那里的两支铁道队配合行动,并建立了友谊。1940年7月,为了有利于对这三支性质相同的武装的统一领导和指挥,苏鲁支队经与中共沛滕边县委协商,将这三支铁道队在微山湖东岸蒋集村合编为鲁南铁道大队,洪振海、王志胜任正副大队长,杜季伟任政委。原鲁南铁道队为一中队,徐广田任中队长;临南铁道队为二中队,孙茂生任中队长;临北铁道队为三中队,田广瑞任中队长。同时又把临城一带的失业铁路工人组织起来,编为破袭队,负责破坏铁路交通;把铁路两旁的农民组织起来,组建掩护队,负责掩护截车掀货物。合编后各中队仍以分散活动为主,大队领导多随一中队活动,从此鲁南铁道大队进入大发展时期。这时台枣支线、临枣支线及津浦铁路韩庄至界河段,都成了铁道队打击敌人截取物资经常出没的地方。

嗯呐。(2015-05-2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