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经济发展

家乡区县: 福建省永春县

       一、  永春县2013年度经济指标运行情况   

       2013年度,在县委和县府的领导下,全县上下扎实推进“推进跨越发展、建设美丽永春”的奋斗目标,国民经济延续快速健康发展态势,工业快速增长,投资、出口及消费保持旺盛,物价平稳,财税金融稳定增长,各项指标均呈现较好的发展势头。

       据市局评估反馈,全县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2.16亿元,比增12.3%,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14亿元,比增4.4%;第二产业增加值149.63亿元,比增15.3%;第三产业增加值91.39亿元,比增8.7%;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6%、73.4%、24.0%,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3、9.0、2.9个百分点。由于上年年初基数较低,GDP增速由年初的最高点16.8%逐月下滑到9月的最低点11.7%后,第四季度逐步企稳回升,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分月累计增速呈现前高中低尾翘的走势。全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为8.1:57.1:34.9。

      (一)农业生产稳定

       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34.27亿元,比增4.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一是农作物生产平稳。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为37.6万亩,比增1.05%;蔬菜播种面积15.58万亩,比增3.2%。二是主要农产品平稳增长。肉蛋奶产量3.25万吨,比增0.9%;茶叶产量1.33万吨,比增11.5%;水果产量21.9万吨,比增-0.27%;食用菌产量4.37万吨,比增5.65%;春夏收粮食产量5.9万吨,比增1.4%;春夏收蔬菜产量13.04万吨,比增3.6%。

      (二)工业保持较快增长

       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134.15亿元,比增15.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118.53亿元,比增16.9%。规模以上工业经济的运行特点:一是轻重工业一增一减。实现轻工业产值261.17亿元,比增30.6%。由于受环保、行业景气等因素的影响,水泥、铅锌、煤矿等行业停产或限产,重工业产值增速继续下降,重工业产值87.34亿元,下降10.3%。二是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良好。在211家规上工业企业中,有158家企业实现正增长,共实现产值300.29亿元,拉动规上工业增长47.15个百分点。三是轻纺鞋服产业集群效应明显,对工业的拉动作用大。全年实现产值143.64亿元,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4.9个百分点,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86.4%。四是工业用电量略有增长。在铅锌、造纸等高耗能行业减少用电量的情况下,工业用电量增速减慢,累计工业用电量79453万千瓦时,比增0.7%。

      (三)第三产业增速回升,部分相关指标增速较快

       全县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91.39亿元,比增8.7%,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从相关指标来看,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增速持续回升,全年累计增长26.3%,比上年度高7.9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强劲发展,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16.7%;银行及其他金融营业税全年累计增长57.1%,比上年增长53.6个百分点;而零售业营业额、住宿业营业额、餐饮业营业额和不含电信业的营利性服务业(含营改增)营业税一直在低位徘徊,分别增长12.7%、-6.1% 、12.8%和9%。

      (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位增长

       2013年,我县继续抓好“五大战役”的实施,各类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3.83亿元,比增29.0%,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9个百分点。其中,项目投资(城镇项目和非农户项目)60.36亿元,比增20.4%;房地产开发投资10.61亿元,比增148.7%;农户投资2.86亿元,比增1%。工业性投资增势迅猛,共实现29.02亿元,比增28.2%,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9.3%。

      (五)社会消费稳定增长,市场物价总体平稳

       消费品市场稳定增长。全县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56亿元,比增15.3%,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从地域来看,城镇实现销售额39.55亿元,比增14.3%;乡村实现销售额33.02亿元,比增16.7%。从规模来看,限额以上实现销售额27.95亿元,比增24.5%;限额以下实现销售额44.62亿元,比增10.3%。

       市场物价保持平稳。2013年物价水平保持在平稳的位置上运行,全年居民消费品价格总指数为102.6。八大类主要品种五升一平二降,食品类上涨5.9%,烟酒类上涨4.4%,衣着类上涨1.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类下降0.4%,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2.2%,交通和通讯类下降0.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持平,居住类上涨1.0%。工业品价格总指数也保持稳定走势,全年累计为99.3。

      (六)外贸出口强劲增长

       2013年,我县外贸出口持续单边上扬,增长势头强劲,全年累计完成外贸出口额(海关数据)7.58亿美元,比增115.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82.5个百分点;总量超过惠安(63999亿美元)、洛江(49332亿美元)、安溪(45390亿美元),跃居全市第7位。从出口的主要品种来看,我县传统出口商品均实现爆发性增长,其中:占我县出口比重51.6%的轻纺鞋服类产品出口39129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8.9%;占我县出口比重13.7%的芦柑及其他农副产品出口10406万美元,比增38.2%;占我县出口比重11.7%的五金机械出口8893万美元,比增358.2%;占我县出口比重14.2%的陶瓷树脂出口10736万美元,比增346.03%。

      (七)财政金融稳定

       财政稳定增长。公共财政总收入为17.81亿元,比增14.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22亿元,比增21.6%,总量首次超过泉港区(11.83亿元)、鲤城区(11.51亿元),跃居全市第7位。收入的增长为政府各项支出提供了保障,全年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1.25亿元,比增20.6%,其中,涉及民生保障支出的公共安全、教育、文化体育和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和农林水事务支出15.29亿元,比增20.3%,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2.0%。

       金融保持较快增长。2013年,全年实现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150.47亿元,比增18.29%。其中,单位存款40.3亿元,个人存款106.76亿元。由于重点建设项目、房地产开发项目和高速公路项目贷款额的增多,金融机构贷款增速加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89.96亿元,比增37.8%,其中,单位贷款41.54亿元,个人贷款46.34亿元。

      (八)居民收入稳定增长。2013年我县经济健康发展,物价稳定,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全年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82元,比增9.8%;实现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1121元,比增11.8%。

      二、2014年永春县工业经济概况       

      2014年,永春县工业增加值完成150.64亿元,增长12.9%,增幅居全市第5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30.12亿元,比增13.8%,增幅居全市第4位。全年共实施技术改造投资项目35个,累计完成技改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6亿元,其中列入省级百项千亿项目6个,包括奔达纺织、翔运纺织二期和泉永机械自动化技术改造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3亿元。新批外商投资项目5个,增资项目3个,投资总额61248万元,合同外资3898万美元,比增130.7%。实际利用外资1650万美元,比增3.1%。外贸出口5.6245亿美元。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72亿元,同比增长12.1 %,完成限额以上企业8家。

阙丽梅(2015-05-2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