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年磨一剑,如今的眉山,电子信息、化工、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齐头并进,蓬勃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三聚氰氨生产基地、最大的钙芒硝出产基地、中国泡菜城;中国1/5的铁路货车、1/2的铁路货车刹车件,越南、缅甸、泰国约1/3的铁路货车产自眉山;占中国市场1/2的小型压缩机产自眉山;中国最大的链轮、皮带轮生产企业,西南地区最大的木工机械生产企业也在眉山。
正文:2000年建市之初,眉山工业企业总量少、规模小,这曾是眉山的“软肋”。从2000年到2012年,再到2013年,眉山工业的崛起速度令世人惊叹。
十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今天的眉山,站在“产业腾飞”的新节点上,谱写着“中国新未来”的华丽篇章。
“两个率先”勾勒眉山新未来
宽敞干净的城市道路将一座座商铺和楼房干净利落地分隔开,道路旁郁郁葱葱的树木,彰显出这座城市的活力与朝气;四座“东坡文化”的主题公园,让整座城市浸润着文墨气息;静如明镜、碧如蓝天的的东湖让整座城市散发出灵气……远处的工业园区内,机器的轰鸣盖不过工人生产的热情;不远处的田野间,青瓦白墙的农村小别院错落有致;近处的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昭示着这里的繁荣和谐……
在成都平原的西南部,一座林水相依、水清城美的“千湖之城”,一颗绿意盎然、生态和谐的“绿海明珠”,一个历史与现代完美融合的“文化名城”正浮出水面,一幅经济产业、民生社会齐发展、共繁荣的美丽图景,正在眉山徐徐展开……这,便是眉山触手可及的“新未来”。
2013年4月1日,省委领导在眉山调研时指出,眉山要奋力实现“五个翻番”和“两个率先”,即全市GDP、固定资产投资、公共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要实现翻番,在全省率先实现次级突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
5月15日,眉山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会议强调,要进一步发挥眉山的比较优势,保持快于全省的发展态势,提质增效,追赶跨越,奋力实现“两个率先”。
“五个翻番”和“两个率先”,搭建起眉山全面腾飞的主骨架。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眉山“有迹可循”。
2012年,眉山GDP超过775亿元,增速名列全省第二位,达14.5%;吸引世界500强落户32家,仅次于成都……这是眉山昨日的成绩。
确保在2014年迈入全省GDP“千亿俱乐部”行列;到2017年,全市GDP超过1600亿元,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2%,进入全省经济强市行列,同时在全省率先基本建成小康社会……这是眉山对明日的展望。
简洁清晰明了的规划,彰显出眉山对实现“五个翻番”和“两个率先”胸有成竹。
有了“规划图”,“施工图”也随即出炉。2013年是眉山的“项目会战年”和“项目竣工年”,2013年1月,眉山市以“一号文件”的形式下发了《关于创新“四种模式”、加快“四个转变”,强力推进2013年经济跨越发展的决定》。这个“决定”里一组数据让人眼睛一亮——
全市GDP增长13%、力争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力争2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力争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力争1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6%、力争18%;城镇化率提高2.5个百分点,力争3个百分点。
如何实现这一年度目标,“一号文件”给出了答案——
创新统筹城乡“四种模式”——以城为主、统筹城乡;以工为主、统筹城乡;以农为主、统筹城乡;以游为主、统筹城乡;
加快“四个转变”——加快农民向城市居民、产业工人、农业业主、三产经营者转变。
从2012年到2017年,眉山在建造的是一座坚固的“堡垒”。“四种模式”和“四个转变”,则正是施工建设中的一砖一瓦、一沙一石,是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基石。
于是,从引进世界500强到激活民营企业,从抓大项目到形成优势主导产业,从产城分离到实现产城一体,从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到大力发展都市近郊型观光农业……在创新“四种模式”、加快“四个转变”的推动下,眉山城市建设风生水起,产业发展绘声绘色,农村生活有滋有味。
从规划到实施,从大到小,从粗到细,化整为零,眉山的堡垒越造越坚固。
产城一盘棋,城乡一张网,眉山城市建设、统筹城乡的特色舞步越舞越精彩。
“财富”设宴,请君入座。2013财富全球论坛移师在兹,243家世界500强纷纷抢滩登陆,成都平原已成为“中国的新未来,西部的新高地”。在这块西部经济发展新高地上,天府新区、东坡故里眉山无疑是最具潜力、最富活力、最有张力的投资沃土。
总结:通过这次网络营销能力秀,我很有幸的为自己的家乡代言,让更多人了解很认识我的家乡。利用网络病毒性营销可以了解到我的家乡十年之间是怎样迅猛发展的,参加能力秀我认识了许多新的朋友,同时我也可以了解到其他同学的家乡的特产、旅游、经济、文化等。我也有许多的不足,许多问题是请教了同学才把困难的东西迎刃而解的。网络营销能力秀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还在我们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打下结实的基础。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