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口是湖南娄底市下属涟源市的一个偏远乡镇,涟源市是湖南省的贫困市,而伏口镇是撤乡并镇时由3个贫困乡和1个普通乡合并而成的。作为穷乡僻野的伏口镇,这里的教育却成了一片沃土,成了涟源市乃至湖南省的一块教育品牌。
伏口镇党政领导的一番话打动了记者的心,他们说,偏远农村贫困乡镇要创办优质教育,办出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不能等靠要,要通过苦练内功,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循环。记者在这里切实感受到了一个乡镇教育改革发展的激昂步伐。
让每一个农村娃在课堂上作主
“要读书,去伏口”,这句话盛传于伏口镇周边的县市城乡。漆树中学是外地学生最多的学校,全校643名学生中,有外地学生165名,占了学生总数的1/4以上。几位外地家长说:“这里的先生会教书!”“我们的伢儿、妹儿就愿到这儿上学,个个欢天喜地。”
在漆树中学,记者见到许多颇有新意的标语——“我的课堂我作主,我的前途我把握”,“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受益终生的学习是自我学习”,“自主学习我能行,合作探究乐无穷”等等,这可不是什么豪言壮语,句句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真谛,并且已是各个学校生动活泼的实践。
在漆树中学的学习园地里,记者见到了学生预习笔记展览,29份笔记一律用双色笔写就。“将课堂还给学生,最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所以预习环节特别重要。我们学校抓预习,不只是要学生读读教材了事,而是要作笔记——提出教材的重点、要点,提出自己的难点、疑点,预习时还要小组合作交流。对预习笔记,以及学习过后的再思笔记一同进行检查,并列入学习成绩考核内容。”年轻的教导主任龙朝华这样解释。
漆树中学刘晓慧、吴怀喜等老师引导学生开展的“互动疯狂英语”,也让记者大开眼界。由于起点低、基础薄,再加上简陋的教学条件限制,不少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仍处于“哑子”、“聋子”的教学状态。刘、吴等老师因陋就简,实行以活动为中心,以自我体验为主,带领、鼓动学生大胆读、大声讲,从公开用英语对话做起,让学生沉浸在独特的语言环境、故事环境中。虽然学生经历了羞答答的阶段,但到后来便越来越放肆,越来越疯狂了。在走廊里,不时听见学生互相招呼“Hello”“I love you!”“We go to bray basketball!”“I have read a good book, you have to do?”半点也不惧“生”。刘老师说,互动疯狂英语让学生从心动到情动再到疯狂,这样学习就由被动变成了主动,静态变成了动态,无声变成了有声。
何止漆树中学,整个伏口镇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都风生水起。在伏口中学,主持工作的吴海校长告诉记者,体育组教师正在编校本教材,体育组5位教师都认为现行教材不够理想,有的内容不完全适合于农村初中。体育组长王冬生将编写大纲和部分备课资料拿给记者看。他举例说,现有教材中球类少了乒乓球,他们认为不妥,必须补充。他说:“乒乓球是国球,不普及肯定不行;再说学校有较好条件,仅规范的乒乓球桌就有15套,体育教师中还有专攻过乒乓球的,有条件搞好这门教学。”王老师还特别强调,乒乓球的学习训练,从生理、心理两个角度看综合性都很强。因此他们在七年级专门安排一个单元学习乒乓球。
石陶学校是九年制学校,校长曾坚华告诉我们,学生中绝大多数是留守儿童少年。学校要求各科教学改革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千方百计保证学生学得好。本来电的基本知识是在初中物理课中才安排,石陶学校却在小学五年级就安排了,而且调整到劳动技术课里学习。包括电的基本常识、家用电器使用及简单的维修知识、农村安全用电常识。此举不但学生喜欢,家长也特别欢迎。
识谱,是小学音乐课的要求,但小学低中年级识谱学习确实困难,中心小学音乐教师吴黎便反其道而行之,将认谱学唱、先识谱后唱歌,改为先唱歌后识谱,通过学生已知的旋律去识谱,反而加快了识谱的速度。
伏口的教育质量顶呱呱。莫要认为这里只是应试教育、应赛教育搞得好,实实在在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得农民的心。不论及格率、优秀率、升学率,伏口在全市20个乡镇,加上几所市直学校总是第一、第二。文艺、体育等竞技比赛,也非常出众。以竞技体育为例,伏口镇已连续6年荣获全市中学生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
乡村教师读书活动蔚然成风
伏口中心学校校长龚玉雄说,一切从学生成长出发,学生成长是硬道理。中心学校把着力点放到校长和教师培训上。从2006年开始,中心学校提出了校长培训的“五个一”工程,即要求各中小学校长每学年要认真读一本专著、学习一所名校、拜学一位专家、开好一个现场会、主办好一次校长论坛。中心学校还组织全镇400中小学教师开展了“终身学习、立志成才”读书活动,购书、读书、送书成了全镇新风尚。在中心学校引领下,全镇各中小学均出台了丰富多彩的教师培训办法。伏口校长、教师培训除了常规培训,如学历培训、三笔字、简笔画、普通话、计算机应用等人人要过关外,重点放在读书与跟师学习上。这个镇每年都要让每个教师外出学习一两次,学习基本理论、基本经验,结合本校实际提出改革建议,并申报展示。如他们从报纸上见到山东杜郎口中学,江苏洋思中学、后六中学的经验后,便跟踪学习。中心小学校长郭永举说,镇里仅为他一个人多次外出学习的费用就花去了近2万元。他说要下决心组织全校教师学习,以教师们各自的智慧点燃学生思想的火光。
漆树中学学杜郎口中学特别认真,仅举一例,他们实行“15 30”的课堂教学模式,严格规定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必须给学生30分钟展示自我时间。
伏口中学、漆树中学、石陶中学和中心小学是全镇最早也是实实在在做到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我的学校,伏口中学邱盛德老师说,在课堂上要允许学生放肆说,鼓励学生夸张地想,倡导学生好奇地问,引导学生尽情地议,正是老师们现在课堂教学“导师”形象的真实表达。
但真正要做到这样并不是十分容易的事,伏口中心学校在教学实践中,重点抓了备课这个环节。全镇中心小学都采取了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三级备课——第一级是集体备课,以学校教研组、甚至全镇教研组为单位,进行备课。集体备课主要目的是要根据课标,整体把握教材,重点研究要让学生学什么,如何学,特别强调“有趣”和“有效”。
第二级备课,是任课教师课前个性化备课,重点在从学生、教材实际出发,具体落实“有趣”、“有效”的问题。
第三级备课,是课后再备课,这是对课堂教学的反思、再思,这也是伏口镇独有的风景,这次备课才真正使教师逐步步入了创新型境界。
记者采访了十几位青年教师。中心小学的李燕是学医疗卫生的,但从第二年便被学校选去参加全市小学语文教学比武,她一鸣惊人拿了个一等奖。她说,她受益的就是三级备课。为了领略教师们个性化教学的魅力,提高自己教学水平,她对全校67名专任教师,每位教师的课都听,不管是什么学科的课她都听。她说:“跨学科听课,听每个教师的课,使我兼收并蓄,在再备课中学到了许多。”
龙安小学的朱鸣煜老师,从教只一年,又是在一所偏僻的村小工作,镇里组织的集体备课让他看到了大家的智慧,他也决心贡献自己的智慧。他将自己的手提电脑带入课堂,引入多媒体教学,在条件简陋的村小,引起了轰动……
今年刚到伏口中学作特岗教师的颜露,到校仅三天就参加了一次集体备课,听了4节课。她直观感觉的是,伏口中学人人都在进行创造性劳动。
近些年来,伏口镇评选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省师德标兵1人,省级优秀教师10人,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3人。在一个偏远乡镇,省以上先进人物这么密集,实属罕见。
农村教育改革根子要埋在泥土里
打造优质教育,适合本地孩子的学习与成长需求,农村教育改革的根子就在埋在当地的泥土里。结合教育教学实践,伏口镇中小学的小课题研究也十分活跃,效果非常明显。其中比较集中的一个是留守儿童教育的,一个是激发学生情商,加强情感教育方面的。
为了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各学校在教研中边研究边出成果,如伏口中学调整作息时间,取消早读,改早读为晨练;减少晚自习时间,寄宿生每晚减少40分钟,通学生取消到校晚自习。与此同时,全校分文艺类、体育类、科研活动类等,组成8个系列兴趣活动,晨练练半个小时,下午练一个小时。
其他各个学校也采取了很多类似的活动,如长塘联校耳目一新的大课间活动,将上午课间活动加长到半个小时,学生做操、合唱、舞蹈、英语对话、送一句名言等活动天天进行,学生个个都活跃得很。温泉小学还开展每周两次的读书活动,每次一节课,让学生在校园图书室选书,然后同学们一起读书、讲书、看书,把读书氛围搞得浓浓的。
教改给伏口带来了新风,伏口的师生欢欣鼓舞,但也有部分家长反对学校的做法,特别是取消或减少学生早晚自习,增加一些文娱活动的做法等。有的家长不但跑到学校找老师提意见,甚至作为提案交到了镇人代会。龚玉雄感到这是新旧观念的交锋,要在全社会树立新的教育观念,做好家长工作十分重要。他一面发动教师们做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工作,一面克服千难万苦,从华东师范大学请来了吴万紫教授等人专门给家长办学习班,全镇连续办了三期,2600名家长接受培训,逐步解放了全镇家长们的思想。
如今,伏口镇的教育真正成了一方的品牌。2007年12月娄底市正式行文,全市中小学学伏口。市里还集合各县市区教育局领导、城乡中学、中心学校校长到伏口召开全市中小学管理工作现场会。2009年4月又在这里举办了“全市校长论坛”。涟源市还组织了其他乡镇一些骨干到这里挂职学习。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省内外也先后有3000多人来参观学习,伏口经验在娄底市、在湖南省播种开花了。
十年磨一剑。从课改到现在还只6年,龚玉雄说,历届前任领导、教师为伏口夯实了基础,我们现在是顺势而上,我们不在乎学生成绩多几分少几分,不在乎升学的人多几个少几个,而只在乎我们所有学生在阳光下健康快乐成长,在乎我们这支年轻有为的教师队伍甘于奉献乐学乐教。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