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觉禅师,俗姓袁,本郡(眉山)人,他跟释慧远一样,是圆(圜)悟克勤禅师的法嗣(指承继其宗旨者)。生卒年不详。
少时,袁觉师于传灯寺出家,后试经得度。其本名圆觉,因郡守在填写祠牒(即度牒,官府发给出家人的身份证明。清乾隆以前,出家人必取得祠部颁发的正式度牒,方可出家为僧,否则即是非法)的时候,将“圆”字误写作“袁”字,故而将错就错,名为袁觉。当时郡守疑心袁觉禅师会不高兴,便戏之曰:“一字名可乎?”袁觉禅师笑道:“一字已多。”他的回答令郡守非常诧异。下图是秀山传灯寺。
这里说的传灯寺可能是位于现在重庆市秀山县凤凰山的建于晚唐的传灯寺,据说该寺当时是渝湘黔鄂地区最具人气的佛教活动圣地。
袁觉禅师受具足戒后,即离开四川,前往荆楚一带游方,遍参有道尊宿。后来到大沩山,依佛性禅师参学。
大沩山,位于湖南长沙西面宁乡县的沩山镇,山腰毗卢峰下的密印寺是我国佛教禅宗五大宗家之一——沩仰宗的起源地,开山祖师是高僧灵祐禅师,唐宪宗元和末年(公元820年),灵祐来到沩山结庐为庵,传经说法。经宰相裴休奏赐寺额“密印禅寺”,乃立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