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舞狮大致以长江为界,分南狮与北狮。北狮叫金狮,南狮又称醒狮。廉江民间舞狮通常一人舞狮头,一人舞狮尾,一人扮大头佛手拿葵扇,一人扮猴子手持“竹青”逗引,以诱狮子起舞扑食。狮子随着鼓点的快、慢、轻、重,忽而翅首仰视,忽而回头低顾,忽而转身匍伏,忽而摇头摆尾,煞是威武灵巧,妙趣横生。
醒狮的涵义一是醒目,精彩、好看。二是远在清朝时代被西方国家称之为沉睡狮子的中国,那时国民渐已觉醒,不再甘心落后,挨打,体现一种王者气概、自尊自立,奋发图强的民族精神。民间传说舞狮具有驱邪镇妖、强身健体、吉星高照之意。因此,每年春节期间是各路狮贺新春的高峰期。廉江民间传统狮的表演一般分为庆贺、竞技、联谊、驱邪、阵式和学艺等六类。
石城镇沙坡醒狮武术团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几百年来,在镇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为丰富广大群众的文体生活,调动村民参加强身健体活动的积极性而奋斗不息。2002年春组建了男、女狮队,这条仅有500多人的革命老区,约七成人参与了这项活动。
高桩狮是在传统套路上加以发挥提升,在制作一条长达15米、高近3米的高低错落的桩柱上表演,集高、难、险于一身,尽显狮王的霸气与灵气,在群众中具有更强的吸引力。沙坡狮表演的主要套路有:八鼓、八狮、步步高枱桩、梯桩、七星梅花桩、双狮高桩等。表演程式是:醒狮、出洞、起步、环步、探桩、上桩、过桩、越桩、采表、碎青、吐青、回桩、飞桩、下桩、拜谢、回洞、收式。桩阵的高低装置,是根据套路、动作、编排、舞者的体能、功底技巧而设计。有的招工还冠以“迎风博浪展荣姿”、“无限风光在险峰”、“攀崖飞间况风流”、“追星赶月采灵芝”、“红土醒狮显雄风”等美名。
民间舞狮有句俗语:狮要舞得好,鼓要敲得巧。所谓巧就是鼓点要灵活配合舞狮的情结及动作,转换轻、重、缓、急节奏,营造良好气氛。沙坡舞狮的鼓点大致分为传统的三声、七声、三七声、梅花本声和混合声等。
沙坡高桩醒狮汇武术、杂技、舞蹈于一体,表演时兼备,扑跃翻腾,矫健如风,凌空飞越铁索跨度达3.8米,“犀牛望月”可转体180度回身上腿,“金龙腾云”可连环飞跃,“搭背跟斗”可滚翻东地等。这些精彩的绝技深受群众的喜爱和称赞,并赢得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关注。2002年离开本土应邀参加湛江市纪念毛泽东主席“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题词50周年暨大体育展演获优秀奖;2003年参加中国舞狮艺术(湛江)邀请赛,女醒狮队“步步高”节目荣获铜奖;同年在广州参加抗“非典”活动表演获优秀奖。沙坡醒狮通过参赛博取,不断创新,2004年参加在上海举办的第八届中国国际狮龙邀请赛荣获银奖;2005年10月,参加国家文化部在杭州举行的“华夏一绝”中国民间艺术表演大赛荣获金奖;同年参加中国(湛江)国际舞狮邀请赛获银奖。
沙坡(高桩)醒狮团几年来在频频参加和应邀参加各类活动中,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他们的经济收入除了该队的日常必要开支外,还资助了乡村道路硬底化和教学大楼的建设,并扶持一些特困户和五保户。则从另一侧面折射出沙坡醒狮团为振兴中华,不断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
目前,廉江市高桩醒狮团已发展到7个,其中石城镇4个,廉城(粤武学校)、良垌、青平各1个。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石城圆岭仔高桩醒狮团于2003年春组建,便以狮的凶猛凌厉见长,同年10月参加全国舞狮(湛江)邀请赛银奖;2004年10月到湖北省参加第五届全国狮龙锦标赛再获银奖;其表演的难度系数为10C级,以罕见的跨度凌空飞越4.2米而赢得了全场的掌声。同年11月参加廉江市第二届红橙·旅游文化节醒狮大赛,荣获高桩狮组金奖。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