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县牛肉汤

家乡区县: 安徽省寿县

寿县牛肉汤选用几十种滋补药材及卤料按一定的比例经传统工艺炮制。久经熬制而成,青香可口,不黑汤,喝多不上火,嗓不干,再配以粉丝和干丝,令人百吃不厌,是江豫皖一带家喻户晓的名小吃,寿县牛肉汤的由来:清乾隆年间,寿州人翰林大学士张政深研百草,擅长美食,曾任宫庭御膳高官,深得皇上厚爱。告老还乡,回到山清水秀的淮河岸边,将清宫秘方流传后人。因此寿县牛肉汤以它特有的风味名盛淮河两岸,传遍大江南北,百吃不厌。据有关寿县牛肉汤铺老板介绍。寿县牛肉汤起源于安徽寿县的寿春镇与淮南谢家集区。该区域回族相对聚集,以牛肉作为主要的肉类,寿县周边的黄牛,肉质较好。该地回族人自制牛肉汤食用。孰不知该地渐渐做起牛肉汤生意,逐渐传入淮南的李郢孜镇、唐山镇、杨公镇、孙庙乡等地,逐步传播多地。后以寿县古城内最有名。

全国各地均有寿县牛肉汤的店铺,但均不是很正宗。

寿县牛肉汤的来历。

寿县牛肉汤源自《 五代十国公元957 一960 年间赵匡胤兵困南塘》 距今已有1050 余年历史,据传当年赵匡胤据兵八公山南塘地,攻打寿春(今安徽寿县),寿春守将刘仁瞻军纪严明,守城如命,尽管赵部顽强作战,仍屡攻不下。

久之,外无救兵,内无粮草,赵匡胤反被兵困南塘。当地老百姓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最后把自家耕牛纷纷宰杀掉,煮成大锅汤,送进赵营,官兵喝后士气大振,一鼓作气攻破寿春城。

公元959 年,陈桥兵变,赵匡胤登了龙基,始终忘不了寿县牛肉汤,后来在民间把寿县牛肉汤传为“神汤” ,又传为“救驾汤” 。

 

 

 

 

 

 

故友(2015-05-2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