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子来了,她的生活境遇比小山更糟糕,为了生病的母亲而被迫卖淫,正满腔的委屈和苦闷无处诉说,与小山当街吵起架来,霞子说,我卖x,你们又卖了什么。之后,两人在集市上购物,转了一圈,她告诉小山,她不回家过年了,让小山代为转告家人,那一家人对她挺好,她要跟着去上海过年,照看孩子。
真实的生活便是如此,不仅鄙俗,更是赤裸裸的残酷。
小山去找另一个大学生同乡,遇上班级搞联欢活动,载歌载舞,一标准书生打扮的男学生,朗诵诗歌《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诗人食指1968年的作品。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片手的海浪翻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声尖厉的汽笛长鸣
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
突然一阵剧烈地抖动
我吃惊地望着窗外
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
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
……
诗歌叫人心中凛然一惊,离乡,北京车站,汽笛,母亲的牵挂,30年前的全国性政治运动,30年后大规模的打工潮,离乡,北京车站,汽笛,母亲的牵挂,让人唏嘘。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