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3月24日上午9点,砀山县文化局局长助理苏联营在办公室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称发现了古墓,他叫上砀山县文物管理所所长姚百栋等几个人立刻出发。下午女尸被送到殡仪馆冷冻起来。经安徽省文物局考古研究所有关考古专家对出土的葬具、尸体及有关器物考证分析,初步签定该古墓为前清古墓,出土器物为国家二级文物!
女尸有着修长的身材、细腻的皮肤、一头乌黑的亮发、修剪整齐涂着红色指甲油的一双纤细的小手,以及那一双小巧的“三寸金莲”,女子喉部呈“T”字型的深深刀痕和臀部尾骨的一个肉囊,更使人们大为惊奇。至2001年3月24日上午11点多钟,砀山县政府有关部门赶来之前,整个“梨园小区”工地人头攒动,络绎不绝。而许多古老的传说,都是从一些老人们的口中议论出来!
古墓所在地原为乱坟冈,这座古墓是其中一个较大的土堆,据当地年长者说,他们从小常在这大坟上割草、嬉戏,就连他们的祖辈们也不知这是谁家的祖坟,从未见有人烧纸、添坟、祭祀,只是见过早年有两座雕工精细的大石碑的基座淹没在乱草丛中。墓碑是有的,年久失修,人为破坏,变没了,再个砀山离单县很近,以前属于单县过。可参考单县历史,
墓主系女性,置于内棺,尸体上盖罗巾被,下铺丝棉褥,身着衣物华美如新,雍容典雅。其头戴黑色女士葬帽,身穿绣有金丝麒麟的官服,绣有龙凤图案的真丝偏领大褂。腰系黄色的龙凤呈祥图案的罗裙,有呈网状结构的黄色丝穗下摆,金光闪闪;白色的内衣裤,下身着皂色长裤,脚蹬乌色短筒朝靴。脱去衣帽,该女尸保存完好,肢体匀称,身材修长,椭圆形瓜子脸,脚长约30厘米,因多年缠裹之故,仅大母趾凸现在外,趾盖尚存,“三寸金莲”名副其实。骨盆紧锁,已经生育,牙齿磨损轻度,推断年龄不过30岁。尸身长164厘米,毛发浓密乌黑,发型圆转,用两枚金簪盘于脑后;面部暗灰,神态安详,呈睡眠状,皓齿完好;胸腹部塌陷,内脏皆在其中,手臂肌肉丰满,手指修长,指甲饱满。可清晰看出涂有红色指甲油。腿上肌肉也很丰满,且有弹性,至今关节仍可曲直,全身多处肌肉仍可针剂注射。
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墓主颈部咽喉处有“T”形剑类锐器致命伤痕,喉管,动脉、静脉血管全被切断。更奇怪的是,女尸臀部尾骨处竟长有椭圆形扁平肉囊。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