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传统的节日越来越被淡化,很多的节气就在不经不觉中流逝,慢慢变得无关要紧。大家都在营造气氛,但又有多少人想到,冬大过年,家里的老人眼巴巴等着你回去吃饭,或者是包籺?
本地这边的籺可谓花样白出,而艾籺,是属于比较有特色的种类。
艾籺,其实做法跟寿桃籺差不多,只不过因为添加了一种特别的草:艾。
这种艾不是那种做香薰的艾,而是长在田里的一种小植物,一般在秋收之后,还没翻的田里还会有。
我一直在想,祖先是怎么知道这不起眼的草能吃,而且对人有好处呢?
因为它不是时常都有,所以很多人就在大出的时候摘回来,晒干,到下次做艾籺的时候再用。
有些地方还添加一些白麻叶的,据说能去肺里的尘。
艾籺的做法不复杂,先将艾洗干净,然后放锅里煮熟,再淘出艾草和煮熟的上层水,避免有沙沉淀。然后将艾草剁碎,在锅里烧适量开水把红糖放进去一起煮,然后将小部分糯米粉倒进开水中,并不断用铲子搅动至熟浆状,再铲出放在备好的糯米粉堆里,开始揉搓,直至粉团没有裂痕,然后分出比乒乓球大点的小粉团,分别将小粉团捏成圆形薄片,并用薄片包上事先炒好的馅料,做成圆圆的籺坯。将包好的艾籺胚放入木雕“寿桃”形或方形的籺印里,一磕,籺就成型了,然后垫上香蕉叶或者是菠萝树叶垫好摆放至蒸锅里蒸就可以了。
艾籺有甜馅料也有咸馅料的。一般是甜馅料居多。咸馅料一般用绿豆、花生、瘦肉粒、虾米、芝麻炒熟、炒香;甜馅料则用椰丝或经腌制过的脆脆木瓜丝、再加上炒香的花生仁、芝麻仁等,味道绝对一流。
传统的节日最大的的特点就是沉淀,在岁月的融合中慢慢集聚,从而形成一种说不清道不楚,但又无法割舍的人文,成为维系亲情的一种纽带。但在这快餐时代,没有人有时间等待沉淀,都追求吹糠见米。在越来越浮躁的社会,节日都被商家异化成炒作的商机,被年轻人异化成约炮的理由。我们是否也该静下来,坐在围炉前,慢慢享受一家人的相聚时光,记住那一抹浅浅的乡愁?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