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阳的过关1

家乡区县: 江苏省射阳县

 过关有点近似于北方的跳大神。一般都由专司其职的“童子”(成年男性)施行。哪家孩子病了,先到“童子”那里通报病情,由“童子”开出一份“关单”写明过关的时间和准备的物品,除香烛、纸币、鞭炮之外,一只活母鸡、一张大饼、一瓶白酒是必备的。是日晚,“童子”便带着行头来到病人家,吃过晚饭,便开始替病人“过关”,先点烛焚香祈祷一阵,然后才表演动作,只见“童子”赤着身子披一件红里黑面的“披风”,头扎红绸,腰系红带,手拿两把驱魔刀,那刀有点像建筑工人的瓦刀,有刃,刀柄上有一串铁环,挥舞起来会发出“哐郎”、“哐郎”的响声。“童子”一边念着咒语,一边在屋内跳来跳去,那些看热闹的人们则围站在门外、窗口或墙旮旯里偷看,在过关的高潮期一般有三个动作,一是在小木桶里燃烧黄元纸,然后用嘴向火上喷酒以膨出一团团绿色的火焰;二是将一只活母鸡当场剁头,然后将鸡血洒在室内,还要将鸡头窖在主家的门膛里;三是“童子”用驱魔刀在大膀上开刀放血,然后是放鞭炮,击鼓收场,“童子”将大饼剁成若干块,分给前来观看的邻人。无头的鸡和剩下的白酒,当然成了“童子”的囊中之物。过关时,还得给病人起一个“关名”,诸如“花关、喜关、留关”之类,以后当小名叫唤。
小时候,我常患病,父母亲先后为我请“童子”过了两次关,我上面一个哥哥,下边一个妹妹,终因未能“过关”而幼年夭折。

与我家隔壁严姓邻居,是十几代祖传“童子”。夏天,严爹爹吃饭时,我们常去摸摸他那伤痕累累的膀子,问他疼不疼,过关有没有用,他总是笑而不答。文革中,我看到红卫兵把他的行头都抄走了,包括那两把传了十几代的驱魔刀。后来,我在一家建筑工地看到有人用刀在敲打碎砖,用的正是那把童子刀,不过一串铁环已不在上边,只留下一个圆圆的孔。

后来,我也知道,“童子”用刀砍自己膀子放血的事也是假的,就如魔术师做表演,先在刀刃上抹上一种化学剂,然后蘸上水,倾刻间进行化学反应,生成一些类似血色的水来,不知情的人便以为是血。

“过关”这一愚弄人的旧俗,至“文革”始,便在盐阜大地销声匿迹了。

 

hsy(2015-05-2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