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节古城

家乡区县: 重庆市奉节县

奉节古城地处长江三峡的西首,是个有2300多年历史的名城,西控巴渝收万壑,东连荆楚压群山。奉节城及其附近的白帝城,就是历史上古夔州的州治所在地。

介编辑奉节古城[1]

奉节县隶属重庆市,地处长江三峡西端,是川东著名的古城,是个有着2300多年历史的小城。春秋战国时期曾先后属庸、夔巴诸小国,后为楚国所统一。秦汉至隋在此分别设置鱼复、永安、人复、信州、阳口等县(州)。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为旌表诸葛亮奉刘备“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忠君爱国思想,更名为奉节县。

奉节地处瞿塘峡口,大江东下,梅溪河、草堂河北来。沿江两岸传有“奉节十二景”,如“武侯八阵”、“白帝层峦”、“峡门秋月”等。奉节城内有刘务托孤的永安宫、甘夫人墓、杜甫寓址等遗迹。其县城是长江沿岸保留古城风貌比较好的城镇之一。城东数公里处有著名的白帝城。[2] 据地方志载,奉节县城址曾有过5次迁徙,迁徙的范围大致在今奉节至夔门之间的沿江两岸,其中北岸的白帝城,至今尚有城墟可寻。古奉节县,三国时由鱼复改为永安,县治在白帝城一带;宋代向西迁至今址,此后再无变动。今奉节城系明代成化十年(1474年)修筑,距今亦有500多年的历史。城依山面江,周长6里,有5座城门。

“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奉节从地理上讲“扼荆楚上游,为巴蜀要郡”,奉节古城图[4]

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关隘。独特的位置,使奉节的建城史至少可以追溯到秦朝。秦灭巴后,在奉节置鱼腹县。其后或为州府,或为郡县,最高的建制为路,相当于现在省会所在地。宋咸平四年,在这里设夔州路,领辖数十余县。

最新的考古证实,在白帝城一带,叠压着4座古城,近年发现其中一座南宋时期的城池,其间发现大量的房屋、街道等遗址,还发掘出7000余米的城墙,面积大约有5平方公里,是正在拆迁的老县城的4倍。

城市的九宫格格局大约形成于清代。1941年,县城遭日军飞机轰炸,投弹700多余枚,城区被炸成废墟。经过数年的修复,改拓宽街道16条。

新中国成立后,县城逐渐拓展成40余条街道。青瓦粉墙的民居被钢筋混凝土的建筑所取代,石板路越来越少了,古老的城墙挂上了霓虹灯。“奉节城太挤了。”陪同记者采访的移民局干部付兵军感叹。奉节旧城大约1.4平方公里,有常住暂住流动人口大约10万人。

 

lylcc(2015-05-2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