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朝崇祯年间兴起的株梅“抬故事”,由民间自娱自乐的表演,逐渐演化成了祈求祛病消灾,追求和平与安详“幸福生活”的民俗遗存。2008年,株梅“抬故事”被列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目前正在申报国际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兴盛于民间的“故事会”,是最原汁原味的生活写照。形式各异,回味悠长的故事会,总是把生活的烟火铺开到了极致,经过传说和神话的淘洗,时光与历史的打磨,留下的记忆,叫故事。
在涟源龙塘镇,带着浓重乡土口音的村民朱自中,给我们讲述了株梅“抬故事”的渊源。据他介绍,“抬故事”的雏形是梅山先民祭祀始祖、祈求圣灵保佑的一种巫教仪式,后来逐渐融入儒释道等文化元素。 “每一次抬故事,就是一次热闹的大聚会”,朱自中介绍称。“故事会”由当地民间德高望重人士来组织,表演形式是精选十岁以下孩童造型、化妆后扮成历史人物或神话人物,站在特制的故事台上进行表演历史或神话故事,也可表现当代人物或时事,一张表演台称之为一台故事。
鞭炮声声中,株梅抬故事在一代一代中传承。无论是演员还是观众,都在用自己最虔诚的表情,追求最质朴的幸福生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