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民间刺绣同样存在着南北差异,南部受巴楚文化影响较大,中北部在施针用线和配色上不拘一格,以服从各种主题之需要,而各得其宜;陕西刺绣以奇异的想象,充实饱满的构图,鲜艳强烈的色彩,流动飞扬之气势,讴歌着生命繁衍这一重大而古老的人生主题,构成了陕西刺绣的一个基本格调,如婿嫁绣品中的“鱼儿钻莲”图,一条稚拙顽皮的小鱼摇头摆尾,倏地钻进娇艳含羞的莲花中,从而托出一个白白胖胖的婴儿。再如导礼仪中的“石榴百籽”图,表现出多子多福和家庭团圆的美好愿望,当地群众用这种象征的手法来表现爱情、生育和子孙长续。
民间刺绣中的布老虎、布狮子及布枕、挂饰等布艺,专家们称它为布软雕,造型雄浑大气,具有秦、汉雕塑的遗风。在洛川黄陵及渭北一带外婆给孙儿做“布老虎“、布娃娃、布猪、布狗、布马等玩具,详溢着浓郁温馨的生活情趣;这些布玩具在造型上除有独特的风格外,在色彩运用上以白色为主,白虎、白象、白娃娃等,这种崇白的现象引起了民俗学家的高度关注。
陕西刺绣在民间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漫长的农耕文化时期,刺绣是妇女们的必修课,它也伴随妇女们的一生。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妇女们创造出无数的奇花异草,仙山珠阅、动物禽鸟,戏剧人物、民间传说及自己人民的淳朴情怀,倾泄着农妇村姑对生活热爱,对美的执着追求。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